[实用新型]一种旋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62866.7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5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赖如福;李良有;周协恒;金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B21D43/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何彬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压系统,属于管材加工处理技术领域。旋压系统包括第一旋压机、第二旋压机及摆动移料系统;第一旋压机包括第一夹料爪;第二旋压机包括第二夹料爪;摆动移料系统包括安装基座、摆臂、摆动驱动装置、推料装置及安装在摆臂的摆动端上的管夹单元;摆动驱动装置用于驱使摆臂相对安装基座摆动,以使摆动端从管夹单元能对第一夹料爪进行卸料的第一位置摆动至管夹单元与推料装置配合而能对第二夹料爪进行上料的第二位置。该旋压系统能自动地将管料在两旋压机之间传送管料,以进行多次旋压加工处理,其自动化程度高,且能节约制造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制冷、汽车、航空等制造领域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多个旋压机组成的旋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产零部件领域中,通常会采用旋压机对管端进行旋压处理,以在管端部上成型出结构不同的回转件,例如旋压出端部紧缩结构,从而生产出储液罐、消音器等管状零部件。
在结构上,旋压机通常包括在旋转驱动设备的驱动下相对转动的夹料爪与挤压件,其中,挤压件可采用轮式结构或滚珠结构,对于滚珠结构,常用结构有单爪旋压机或三爪旋压机;而对于轮式结构,有两种主要结构,分别为:(1)旋转驱动设备通过旋转驱动主轴驱使夹料爪转动,以驱使被夹料爪所夹持的管料转动,并通过进给机构驱使旋压轮在管料径向与轴向上进给,以在管料端部等部位旋压出预定结构,例如,如申请号为CN201811599148.6所公开的旋压机;(2)旋转驱动设备旋转驱动主轴驱使旋压轮绕旋转轴线转动,同时驱使旋压轮在管料径向进给,而夹料爪用于夹持的管料,并可驱使管料在轴向上进给,当然了,该进给可由旋压轮来进给,例如,公开号为CN201611043982.8所公开的旋压机。
当采用前述结构的旋压机生产消音器、储液罐等需要对管料进行多次旋压处理的管状零部件时,通常为在直管段的一端部上旋压出缩口端部后,再人工地将一端完成旋压的半成品管料搬运至另一旋压机上,以在直管段的另一端部上旋压出缩口端部。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人工耗时较多而导致其制造成本较高,自动化程度偏低,且生产效率较低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两台以上的旋压机的旋压系统,且在旋压机之间配置有结构简单的移料系统,以提高管料多道旋压处理的效率及自动化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压系统包括第一旋压机、第二旋压机、移料系统及用于对第一旋压机进行上料的上料装置;第一旋压机包括受旋转驱动装置驱使而相对转动的第一挤压件与第一夹料爪;第二旋压机包括受旋转驱动装置驱使而相对转动的第二挤压件与第二夹料爪;移料系统用于将夹持在第一夹料爪上的管料移送至第二夹料爪上;移料系统为摆动移料系统,包括安装基座、摆臂、摆动驱动装置、推料装置及安装在摆臂的摆动端上的管夹单元;管夹单元包括管夹;摆动驱动装置用于驱使摆臂相对安装基座摆动,以使摆动端从第一位置处摆动至第二位置处;在第一位置处,管夹单元能对第一夹料爪进行卸料;在第二位置处,能利用推料装置将管夹单元所移送的管料上料至第二夹料爪。
采用摆臂摆动的方式在两旋压机之间移送管料,即以简单方式在两旋压位置之间进行管料的传送,而有效地简化移料系统的结构,并通过与推料装置的配合,而能自动地对第二旋压机进行上料,有效地提高管料多道旋压处理过程的速率及自动化程度。
具体的方案为在对第二夹料爪进行上料的过程中,推料装置至少用于对管料背离第二夹料爪的一端部施加推力,以将该管料推向第二夹料爪而被夹持;推料装置与管夹单元相分离布置。从一端部推料,能更好地从另一端对夹料爪进行上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2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