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摩擦阻力旋转涂层载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2848.9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6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毛昌海;祖全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瑞森表面技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50 | 分类号: | C23C14/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徐典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阻力 旋转 涂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摩擦阻力旋转涂层载盘,包括:承载组件,包括分别上下布置的上承载盘、下承载盘,上承载盘、下承载盘各自呈水平布置;转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承载盘、下承载盘之间的棘轮,棘轮通过同心的转轴垂直连接上承载盘、下承载盘,在棘轮与下承载盘之间安装石墨垫圈,石墨垫圈套在转轴上,棘轮由拨叉拨动实现绕自身轴线的转动;同一个转轴上穿套的石墨垫圈至少为两个,相邻的石墨垫圈之间还接触有铜垫圈,棘轮与上承载盘之间均在间隙。采用此实用新型降低转轴和下承载盘间的摩擦系数,使旋转过程顺畅,不会因转动过程中摩擦力过大产生碎屑和粉尘,产品的涂层均匀性和外观良率得到进一步提升。铜垫圈可以作为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摩擦阻力旋转涂层载盘。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许多零部件都用到了PVD涂层处理用于增加耐磨性和减少能耗。PVD涂层具有硬度高、厚度薄、摩擦系数低等许多优良的物理特性,在车用发动机、压缩机、模具、工具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涂层过程会涉及到工件的装夹,根据工件的几何尺寸和工艺要求的不同,被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旋转。其中涂层大盘在马达带动下做自转为一维旋转,随大盘公转并由齿轮带动自转的涂层芯杆为二维旋转,安装在芯杆上采用拨叉拨动的棘轮杆为三维旋转。采用三维旋转的工件涂层均匀性良好,装炉量大,尤其适合形状复杂且要求多面涂层的工件。
三维旋转时棘轮杆是穿过承载盘片上的圆孔并坐落在盘片上,杆的底部与盘片之间直接摩擦。在承受载荷的情况下摩擦力变大,会出现转动不顺畅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涂层制程中异常放电。转动过程中的摩擦也会产生一些细微碎屑或粉尘,直接落在下一层工件的上端面上,造成一定比例的外观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摩擦阻力旋转涂层载盘,降低转轴和下承载盘间的摩擦系数,使旋转过程顺畅,不会因转动过程中摩擦力过大产生碎屑和粉尘,产品的涂层均匀性和外观良率得到进一步提升。铜垫圈可以作为支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摩擦阻力旋转涂层载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摩擦阻力旋转涂层载盘,包括:承载组件,包括分别上下布置的上承载盘、下承载盘,上承载盘、下承载盘各自呈水平布置;转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承载盘、下承载盘之间的棘轮,棘轮通过同心的转轴垂直连接上承载盘、下承载盘,在棘轮与下承载盘之间安装石墨垫圈,石墨垫圈套在转轴上,棘轮由拨叉拨动实现绕自身轴线的转动;同一个转轴上穿套的石墨垫圈至少为两个,相邻的石墨垫圈之间还接触有铜垫圈,棘轮与上承载盘之间均在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石墨垫圈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转轴和下承载盘间的摩擦系数,使旋转过程顺畅,不会因转动过程中摩擦力过大产生碎屑和粉尘,产品的涂层均匀性和外观良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摩擦阻力降低,治具的摩擦损耗减少,有效增加了治具的使用寿命。采用石墨垫圈作为棘轮与下载盘片之间的摩擦介质,避免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直接摩擦。石墨具有片状晶体结构,润滑性能良好.耐磨、耐压性好。铜垫圈的自身结构强度大,铜垫圈可以作为支撑,防止石墨垫圈受力不均而局部磨损或断裂,铜与石墨的搭配,无需加润滑油,具有承载能力高,耐冲击,耐高温,自润滑能力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重载,低速的工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承载盘、下承载盘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上承载盘、下承载盘之间具备若干个棘轮且呈环形阵列,棘轮环形阵列的中心点位于上承载盘、下承载盘的自身轴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栓限定上承载盘、下承载盘的相对位置,防止棘轮杆晃动,棘轮呈环形阵列以保证拨动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转轴凸出于上承载盘的上表面,转轴在上承载盘上方还具备垂直于自身轴线的台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瑞森表面技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瑞森表面技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28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切机双重剥离机构
- 下一篇:一种瓦纸楞尖预加热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