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屏蔽性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61616.1 | 申请日: | 2019-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7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苏志洪;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港通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9;H01B1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本体 编织加强层 第二屏蔽层 第一屏蔽层 电缆内芯 防爆裂 防火层 绝缘层 紧固层 耐磨层 高屏蔽性电缆 本实用新型 防火性能 屏蔽效果 三角分布 双重屏蔽 爆裂 电缆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屏蔽性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设置有三角分布的电缆内芯,所述电缆内芯外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设置有第一屏蔽层,所述电缆内芯以及第一屏蔽层形成的整体外设置有紧固层,所述紧固层外设置有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外设置有防爆裂层,所述防爆裂层外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外设置有编织加强层,所述编织加强层外设置有耐磨层。优点是:在电缆本体内设置了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双重屏蔽层的设计,增加了电缆本体的屏蔽效果;电缆本体内的防爆裂层的设计,增加了电缆本体的韧性,避免使用过程中的爆裂;防火层的设计增加了电缆本体的防火性能;编织加强层以及耐磨层的设计,增加电缆本体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屏蔽性电缆。
背景技术
通常电缆用在地铁车站、计算机控制中心、高层建筑大楼、宾馆、广播电视台及重要军事设施等,以及人员较集中,空气密度低的场所。当选用普通的电缆时,电缆发生火灾事故时,火势凶猛,燃烧迅速,烟气危害大。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氯化氢等有害气体,含有卤素和重金属化学成分的电缆可引起空气、水质和土壤等污染的危害,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再则,很多电缆工功能单一,屏蔽抗拉效果不佳,故设计一种多重屏蔽电缆很有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屏蔽性电缆。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高屏蔽性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设置有三角分布的电缆内芯,所述电缆内芯外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设置有第一屏蔽层,所述电缆内芯以及第一屏蔽层形成的整体外设置有紧固层,所述紧固层外设置有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外设置有防爆裂层,所述防爆裂层外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外设置有编织加强层,所述编织加强层外设置有耐磨层。
所述绝缘层与第一屏蔽层之间设置有辅助电缆芯,所述辅助电缆芯内外设置有次绝缘层。
三角分布的所述电缆内芯之间设置有三角支撑架。
第一屏蔽层与紧固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内料。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在电缆本体内设置了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双重屏蔽层的设计,增加了电缆本体的屏蔽效果;2、电缆本体内的防爆裂层的设计,增加了电缆本体的韧性,避免使用过程中的爆裂;3、防火层的设计增加了电缆本体的防火性能;4、编织加强层以及耐磨层的设计,增加了电缆本体的强度;5、在绝缘层以及第一屏蔽层之间设置了辅助电缆芯,可增加电缆本体的传递信号的强度,也可避免信号的突然断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高屏蔽性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设置有三角分布的电缆内芯1,所述电缆内芯1外设置有绝缘层 2,所述绝缘层2外设置有第一屏蔽层3,所述电缆内芯1以及第一屏蔽层3形成的整体外设置有紧固层4,所述紧固层4外设置有第二屏蔽层5,所述第二屏蔽层5外设置有防爆裂层6,所述防爆裂层6 外设置有防火层7,所述防火层7外设置有编织加强层8,所述编织加强层8外设置有耐磨层9。
所述绝缘层2与第一屏蔽层3之间设置有辅助电缆芯10,所述辅助电缆芯10内外设置有次绝缘层11。
三角分布的所述电缆内芯1之间设置有三角支撑架12。
第一屏蔽层3与紧固层4之间设置有填充内料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港通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港通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1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