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0763.7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5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军;黄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赵振 |
地址: | 404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润滑系统,包括箱体,在箱体内穿设有若干个传动轴,在箱体内固设有油泵,油泵外接有吸油管和出油管,油泵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至少一个传动轴联动;可实现润滑油的自动循环使用,节约资源,无需人工操作,也无需额外增加电机装置,省事省力降低能耗,且结构设计巧妙,简单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齿轮箱中传动轴的轴承润滑技术,具体为一种自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一种线管材拉拔机的传动齿轮箱是立式结构,两个传动轴布置是上下并列设置的结构,由于传动轴高速运转需对其上套设的轴承进行润滑,通常稀油润滑方式是外部安装润滑泵,电机带动润滑泵,通过油管连接到轴承处进行润滑。套设在下方传动轴上的轴承可以采用浸方式进行润滑,但是套设在上方传动轴上的轴承则需要依靠外界油泵对其进行润滑,比较耗能,设置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润滑系统。
一种自润滑系统,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穿设有若干个传动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内固设有油泵,所述油泵外接有吸油管和出油管,所述油泵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轴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箱体底部注入润滑油,将吸油管浸入润滑油中,传动轴带动油泵工作,从吸油管吸油,然后出油管出油对箱体内需要润滑的地方进行润滑并在润滑后重新流到油箱,使得润滑油在箱体内对部件进行循环润滑。
进一步为:所述油泵包括桶型缸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活塞和连杆,所述活塞密封且滑动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的一端端面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端部贯穿所述缸体端面并与所述缸体密封且滑动配合;
在所述缸体的两端端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在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上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吸油管和出油管分别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活塞上设有单向阀,所述活塞上的单向阀连通所述活塞两端的所述缸体内腔。
进一步为:在所述缸体内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活塞的另一端端面,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缸体内,(即所述缸体的内端面上)。
进一步为:在所述传动轴上固套有凸轮,所述连杆的外端抵接在所述凸轮上并沿所述凸轮滑动设置。
进一步为:包括两个所述传动轴,其中一个传动轴位于所述箱体的下部,另一个传动轴位于所述箱体的上部,在所述传动轴与箱体之间固套有轴承,所述轴承的滚珠腔外端密封设置,所述滚珠腔的内端与所述箱体相通,所述出油管的出口位于所述滚珠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实现润滑油的自动循环使用,节约资源,无需人工操作,也无需额外增加电机装置,省事省力降低能耗,且结构设计巧妙,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传动轴;11、凸轮;12、轴承;2、箱体;21、润滑油;3、油泵;31、缸体;32、活塞;33、连杆;34、单向阀;341、密封球;342、第二回位弹簧;343、壳体;35、进油口;36、出油口;37、回位弹簧;4、固定座;51、吸油管;52、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0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型管空拉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不规则曲面工件淬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