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鼠夹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60565.0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4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 发明(设计)人: | 荣培晶;李少源;张悦;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 代理公司: | 11470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秀兰 |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托板 头部托板 绑带 固定杆 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 夹持装置 大鼠 底座 捆绑 上表面前部 操作空间 底座上部 动物实验 竖向安装 水平安装 相距间隔 纵向水平 便捷性 上端 布条 短板 粘扣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鼠夹持装置,涉及动物实验夹持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中部托板、头部托板、固定杆、尾部短板和布条,所述支撑柱竖向安装在底座上部,所述中部托板水平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端,所述中部托板的上表面前部和后部分别连接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上均设有粘扣,所述中部托板前端连接有头部托板,所述头部托板前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纵向水平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的中点与所述头部托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和捆绑托板相距间隔设置的方式,实现了大鼠在托板上捆绑的便捷性,实验的操作空间更大,且容易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夹持装置,具体涉及大鼠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针灸治疗疾病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针刺治疗,所以动物实验也应让动物在保持清醒的状态下进行针刺。现有大鼠固定和夹持装置的四周设有相应的卡扣的平板固定大鼠的四肢,进而完成相应的操作;采用底板和半圆筒对大鼠的尾部和颈部进行固定,使得大鼠基本处于包裹状态,其在圆筒内不会晃动。然而上述几种大鼠夹持装置存在以下缺点:采用平板和四肢固定卡扣的大鼠在躯体挣扎晃动时存在从卡扣中脱落的危险,且其头部需要人工按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采用底板和半圆筒的装置对大鼠尾部和颈部进行固定时,由于半圆筒的整体体积大于大鼠本身,大鼠可以在装置内晃动,且不便于人工对清醒活鼠的实验操作,从而难以完成较复杂的实验手术操作。
中国实用新型(CN203458493U)涉及一种大鼠夹持装置,其包括底板、上盖、夹脖板、夹尾板、头部托带、用于支撑所述头部托带的支撑柱、四肢固定钉、压紧组件以及第一固定条。其中,上盖扣合在底板上,形成一容纳空间;上盖开设供夹脖板插入的第一槽口、以及供夹尾板插入的第二槽口;底板开设滑槽,支撑柱设置于滑槽内、并通过螺钉紧固;四肢固定钉位于大鼠夹持装置两侧、与底板螺纹连接;压紧组件由背板以及导向柱构成,导向柱立设于背板上,上盖开设导向柱通孔,压紧组件位于容纳空间内,导向柱由导向柱通孔穿出。该实用新型提出的大鼠夹持装置可对大鼠头部、颈部、躯体、四肢以及尾部进行全方位固定,便于实验操作,同时该装置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中国实用新型(CN207152672U)涉及一种大鼠脊柱手术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圆筒,圆筒的上方同轴设有圆盖,并通过螺纹与圆盖固定连接,圆盖的上方同轴设有圆形开口,圆筒内同轴设有第二弹簧并位于底板的上方,圆盖与第二弹簧之间设有圆球,圆柱的上方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方的两侧对称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安装杆,安装杆的两端均设有挡板,上方的挡板上设有夹子,安装板与下方的挡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并与安装杆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有效、方便的对小动物进行固定,避免因固定使得小动物受到其它的伤害,同时此装置可以进行多角度调节,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减小了小动物的死亡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大鼠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大鼠夹持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中部托板、头部托板、固定杆、尾部短板和布条,所述支撑柱竖向安装在底座上部,所述中部托板水平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端,所述中部托板的上表面前部和后部分别连接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上均设有粘扣,所述中部托板前端连接有头部托板,所述头部托板前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纵向水平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的中点与所述头部托板连接,所述中部托板后端固定连接有尾部短板,所述布条可将大鼠的相应部位分别捆绑在中部托板、头部托板和尾部短板上。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中部托板上设有托座,所述托座上侧设有弧形托举槽。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均连接在所述托座边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05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