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雾化脱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59243.4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4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玉;邱俭军;章云峰;杨帆;王波;张旖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瑞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雾化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雾化脱硫装置,主要包括超声波雾化箱、设备平台、雾化液滴接口烟道、混合反应器,超声波雾化箱设置在设备平台上,雾化液滴接口烟道与超声波雾化箱出雾口用法兰相连,同时雾化液滴接口烟道又与混合反应器顶部的烟道相连,且两者呈45°角布置,喷雾加湿系统设置在混合反应器下部,共有两层,每层包括四个双流体喷嘴,并沿反应器外壁一圈均布,混合反应器上还设有混合反应器检修人孔,离心引风机与混合反应器的出口烟道相连。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半干法脱硫工艺中的弊病,系统长期运行稳定,并能保证较高的脱硫效率,达到超净排放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雾化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保持续高压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区以及行业都对废气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201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等联合制定出台的《煤电节能减排与改造计划(2014—2020年)》,计划要求东部地区新建燃煤发电机组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要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烟气中的氧含量6%的基准下,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mg/m3;这是对传统脱硫技术的一个挑战,早期的脱硫技术已经跟不上新环境的排放指标的要求了。
目前烟气脱硫主要的工艺分为湿法、干法、半干法等,湿法净化产物有废水排出,干法净化效率较低,半干法净化技术综合了干法和湿法烟气净化技术的优点,净化效率较高,并且无废水排出。但是,由于半干法整体过程中由于反应的复杂性,以及烟气中污染物成分的多样性,成为当今各大环保研究单位以及一些发电企业技术开发和研究的重点。半干法烟气处理也存在相应的技术难点亟待解决,主要的问题是容易发生筒壁结垢问题。发生结垢后,系统的运行将会非常不稳定,甚至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导致半干法总体上的优越性变得微不足道。湿壁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雾滴直径大,水雾蒸发速度较慢;另一方面是由于结露(温差过小或内壁过大,喷枪布置不当,导致内壁与气流主体间温差过大)。其次是对高脱硫率的保证,一般来说要保证高脱硫率必定要高的钙硫比或者反应时间,所以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考量因素时,高的钙硫比会成为负担,所以要开发一种新的脱硫工艺来解决这些问题。而超声波雾化法脱硫系统是以半干法为出发点,在半干法的基础上有重大工艺创新,提出用声学雾化的办法来代替常规的机械雾化。
超声波雾化脱硫系统是以超声雾化为核心,以混合反应器为吸收单元体,实现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脱除,相比以传统的半干法脱硫系统,不需要半干法脱硫塔后端配备除尘器,这是与传统半干法脱硫系统质的区别。因此超声波雾化脱硫系统与传统半干法脱硫系统相比有诸多优势,例如:雾滴直径非常细小,雾滴分布比较均匀,且雾滴直径大小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方便调节;雾化系统占地空间小,可节省厂房内的有效空间,降低基建投资;与传统半干法脱硫系统相比,此技术可节约三分之二能耗,大幅度降低烟气净化运营成本,节省投资,安装成本低,净化性能好,可靠性高,维修量少,维修费用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超声波雾化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超声波雾化脱硫装置,主要包括超声波雾化箱、设备平台、雾化液滴接口烟道、混合反应器和喷雾加湿系统,超声波雾化箱设置在设备平台上,雾化液滴接口烟道与超声波雾化箱出雾口用法兰相连,同时雾化液滴接口烟道又与混合反应器顶部的烟道相连,且两者呈45°角布置,喷雾加湿系统设置在混合反应器下部,共有两层,每层包括四个双流体喷嘴,并沿反应器外壁一圈均布,混合反应器上还设有混合反应器检修人孔,离心引风机与混合反应器的出口烟道相连,出口烟道里安装有除雾器。
所述超声波雾化箱上部空间放置超声波电源及开关,雾化模块放置在超声波雾化箱底部,侧面进风口设置多孔板。
所述混合反应器内部设有四块折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瑞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瑞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9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沥青基耐老化自粘防水卷材
- 下一篇:一种油泥处理进料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