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车站结构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8512.5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3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凌;梁剑;张跃明;朱正宜;傅雅莉;史策辉;潘伟波;钟彦之;张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B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车站 结构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下车站结构体系,所述结构体系包括:外墙、顶板、底板、中板、夹层板;所述外墙、顶板、底板、中板构成了所述结构体系的主体框架结构,所述夹层板通过夹层板支撑柱设置在所述中板上方,所述夹层板和所述外墙之间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地下车站结构体系无需在外墙内预留夹层板所需的钢筋及钢筋接驳器,以在夹层板和外墙之间设置离壁沟,提高了外墙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增加了车站结构体系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站结构体系,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车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进行大规模的地铁建设。为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在地下车站、地下明挖区间的中板上常置各种夹层板。尤其是当地下车站或明挖区间的多余空间用作餐饮用途时,经常需在中板上设置大面积的夹层板,以便在夹层板和中板之间设置各种管线及排水体系。当夹层板紧贴地下室外墙时,目前的做法是先在地下室外墙内预留夹层板钢筋所需的接驳器,待地下结构的顶板施工完成后再施工夹层板结构。该种做法的优点是将外墙作为夹层板的竖向支座,夹层板竖向支座较少。但是该做法存在以下缺点:
(1)施工地下室外墙时需提前在外墙内预留夹层板所需的钢筋及钢筋接驳器,造成地下室外墙内钢筋密集。影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如在地下室外墙内预留的夹层板所需钢筋及钢筋接驳器定位错误或发生损坏、夹层板标高发生调整,需采用植筋或其他方式处理。植筋不但费用较高而且植筋胶的使用寿命难以达到地铁100年的设计使用寿命。
(3)夹层板与外墙相接位置需设置离壁沟进行排水。如离壁沟施工质量不到位会导致地下室外墙上的渗漏水渗漏至夹层板上。
(4)地下室外墙迎土侧水土压力发生变化后(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动土压力变为静止土压力、地面超载变化),夹层板上会产生一定的轴力。该轴力对于与夹层板相连的内部墙、柱会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剪力,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在地下室外墙上预留夹层板所需的钢筋及钢筋接驳器的一种地下车站结构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车站结构体系,所述结构体系包括:外墙、顶板、底板、中板、夹层板;所述外墙、顶板、底板、中板构成了所述结构体系的主体框架结构,所述夹层板通过夹层板支撑柱设置在所述中板上方,所述夹层板和所述外墙之间存在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间隙为50mm。
作为优选,所述夹层板包括夹层板支撑梁,所述夹层板支撑柱包括中板上的预留钢筋,所述夹层板支撑梁设置在所述夹层板支撑柱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中板在与外墙连接的两侧还设置有挡水坎,所述挡水坎和所述外墙之间的间隙形离壁沟,所述离壁沟的开口朝向所述夹层板。
作为优选,所述外墙、所述顶板、所述底板组成框架,所述中板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中板通过顶纵梁和连接柱与顶板相连,所述中板通过底纵梁和连接柱、砼墙、轨行区砼墙与底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地下室外墙施工时,不需在地下室外墙上预留夹层板钢筋,改善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不需在地下室外墙内预留夹层板钢筋接驳器,避免钢筋接驳器定位错误或发生损坏、夹层板标高发生调整时需采用植筋或其他方式处理。避免使用植筋胶使用寿命达不到地铁10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要求。
3、夹层板与地下室外墙脱开,地下室外墙渗漏水直接排到夹层板下面,不会流入夹层板,改善了夹层板的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8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棱齿金刚石复合片
- 下一篇:智能光亮式瓷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