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的自动裁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8468.8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1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侯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联合精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0 | 分类号: | B26F1/40;B26D5/00;B26D7/01;B26D7/32;B26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裁切 定位杆 自动裁切机 送料气缸 夹料板 支撑板 支撑台 加工 本实用新型 裁切机构 处理位置 定位机构 定位气缸 废料处理 工作效率 固定设置 螺栓安装 内部设置 手动定位 活塞杆 气缸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裁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的自动裁切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加工精度低的缺点,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依次固定设置有PLC控制箱、支撑板、第一夹料板、第二夹料板以及工件裁切机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和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废料裁切气缸和送料气缸,所述送料气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通过定位机构、裁切定位杆、定位气缸、废料裁切定位杆等结构的设置,经技术人员手动定位后,无论是裁切加工还是废料处理的过程中,都通过多根定位杆来对工件的处理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使设备的加工精度大大提高,减少了加工的误差,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裁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的自动裁切机。
背景技术
自动裁切机是用于各行各业的片材的分割与裁切,它不需要任何模具;通过系统软件来控制,然后直接对产品进行裁切,只要在操作平台上设置好相应的参数,电脑传输相应的指令给裁切机;裁切机就根据接受的设计图稿进行快速裁切,自动化程序高;操作简单。
目前裁切机在裁切加工时需要人工手动上料和卸料,裁切后的废料需要人工手动收集再次处理,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在裁切时采用粗略目测的方式定位,加工精度低,市场在裁切时有误差,造成工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加工精度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精度的自动裁切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度的自动裁切机,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依次固定设置有PLC控制箱、支撑板、第一夹料板、第二夹料板以及工件裁切机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和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废料裁切气缸和送料气缸,所述送料气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且滑块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丝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废料裁切定位杆,所述第一夹料板和第二夹料板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夹料槽和第二夹料槽,所述第一夹料槽和第二夹料槽的内部放置有工件条,所述工件条上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工件,所述第二夹料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机构;
所述工件裁切机构包括导柱、气缸安装板、工件裁切气缸以及底座,所述导柱和底座均与所述支撑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安装板与所述导柱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工件裁切气缸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气缸安装板的顶部,且工件裁切气缸的内部设置有第四活塞杆,所述第四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板,推板的下表面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裁切刀模和裁切定位杆,且裁切刀模位于所述底座的正上方,所述工件条的部分与底座的上表面贴紧接触;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手动定位杆,所述手动定位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手动定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所述第二夹料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料板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手动定位杆插入在圆孔的内部;
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卸料机构,卸料机构包括斜板,所述斜板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多组第一分料穴和第二分料穴,所述第一分料穴和第二分料穴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落料通道和第二落料通道,且斜板的底部设置有一体结构的落料管道,所述第一落料通道和第二落料通道与落料管道的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废料裁切气缸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丝连接有废料裁切刀。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导向杆,所述滑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导向杆嵌入在所述通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挡料杆,所述工件条的部分与所述挡料杆的上表面靠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联合精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联合精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84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槽绝缘纸成型的快速生产工装
- 下一篇:压印模切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