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柴油机的线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8324.2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蔡森远;谭金富;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11279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泽中;贾慧娜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弱电线 电线束 电控柴油机 线束结构 强电 弱电 预热继电器 充电机 总接口 整车 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起动机控制 发动机ECU 电瓶正极 连接稳定 起动马达 支架布置 催化器 控制端 连接口 束集成 整车厂 整机 发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柴油机的线束结构。该电控柴油机的线束结构包括:强电线束集成段,其包括:强电线束,以及与该强电线束相连的充电机强电端、预热继电器、加热器、起动马达,所述强电线束集成具有强电总接口并与电瓶正极连接;以及弱电线束集成段,其包括:弱电线束,以及与该弱电线束相连的发动机ECU整车端接口、催化器端接口、起动机控制端接口、预热继电器控制端接口、充电机弱电端,所述弱电线束具有弱电总接口,作为整车弱电线束的连接口。该电控柴油机的线束结构采用强电、弱电分离布局,通过支架布置固定在发动机上,整机布置简洁,固定可靠,振动小,连接稳定,整车厂容易理解与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电控柴油机的线束结构。
背景技术
电控柴油机具有强电电路(如起动机起动供电电路、发电机充电电路)和弱电电路(如发动机本体上有曲轴转速传感器、凸轮轴转速传感器、机油压力传感器、机油温度传感器、进气压力和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进气节气门的位置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还有起动继电器电路、预热继电器电路,后处理器的喷嘴、添蓝加热控制电路和添蓝泵控制电路及温度、压力传感器等。
整车厂分别连接各后处理传感器、预热继电器、预热、ECU控制系统、充电机、起动机、加热器的线路连接复杂,线路布置零乱,容易连接或设计错误或故障检修困难,线路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故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电控柴油机的线束结构,该电控柴油机的线束结构采用强电、弱电分离布局,通过支架布置固定在发动机上,整机布置简洁,固定可靠,振动小,连接稳定,整车厂容易理解与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控柴油机的线束结构,包括:强电线束集成段,其包括:强电线束,以及与该强电线束相连的充电机强电端、预热继电器、加热器、起动马达,所述强电线束集成具有强电总接口并与电瓶正极连接;以及弱电线束集成段,其包括:弱电线束,以及与该弱电线束相连的发动机ECU整车端接口、催化器端接口、起动机控制端接口、预热继电器控制端接口、充电机弱电端,所述弱电线束具有弱电总接口,作为整车弱电线束的连接口。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催化器端接口包括:后处理器的传感器和尿素喷嘴控制端接口。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强电线束和弱电线束通过支架布置固定在发动机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强电线束的强电总接口布设在起动马达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柴油机的线束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控柴油机的线束结构采用强电、弱电分离布局,通过弱电线束将弱电控制端通过集成输出单一接口给整车线束,并通过强电线束将各强电点通过电路集成在起到马达上,弱电线束和强电线束通过支架布置固定在发动机上,整机布置简洁,固定可靠,振动小,连接稳定,整车厂容易理解与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控柴油机的线束结构的强电线束集成段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控柴油机的线束结构的弱电线束集成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8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用全景式辅助驾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