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线对接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7971.1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1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何新飞;黄亮;黄立新;白保军;焦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亚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 对接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线对接工具,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第一连接部、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支撑部的第一端,第二连接部可移动地连接在支撑部的第二端,支撑部支撑管线;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部上;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部上;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支撑部的相对移动以实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靠近或远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油井管线在更换的时候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机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线对接工具。
背景技术
油井更换管线时,一般需要3人或者3人以上进行配合工作。例如,管线质量较重,需要多个人将新管线与对接管线进行对齐,新管线与既有管线对齐后,进行焊接作业。上述操作不仅消耗的人力较多,而且多人在抬管线配合的时候会出现对不齐的情况,导致焊接质量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线对接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井管线在更换的时候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线对接工具,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第一连接部、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支撑部的第一端,第二连接部可移动地连接在支撑部的第二端,支撑部支撑管线;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部上;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部上;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支撑部的相对移动以实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地,支撑部的第二端具有螺纹孔,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为螺纹段,螺纹段与螺纹孔相适配。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部固定在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管线对接工具包括施力部,施力部位于第二夹持部上,以使第二夹持部相对支撑部旋转。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一螺纹杆,施力部包括施力杆和连接在施力杆上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一螺纹杆相适配。
进一步地,第一螺纹杆的轴线垂直于第一连接部的轴线。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夹持垫,夹持垫焊接在第一螺母的外壁上,夹持垫与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垂直固定在第一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第二螺母和角铁,第二螺母与第二螺纹杆相适配,角铁的立壁的外侧焊接在第二螺母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支撑部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油井上的管线在更换的时候,现将新管线与既有管线对齐。这时将新管线放在支撑部上,为了防止新管线出现滚动的问题,通过移动第二连接部,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靠近,夹持新管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油井管线在更换的时候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线对接工具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底座;11、第一连接部;12、支撑部;13、第二连接部;20、第一夹持部;30、第二夹持部;40、施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7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漂浮物破碎装置用的输送装置
- 下一篇: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