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控制器的防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6985.1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东;史亚萌;张建樑;王文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安萨牌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5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控制器 拆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防拆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电机控制器壳体上、罩设于固定壳体用螺钉上方的立柱,立柱内靠近螺钉顶端面的底部嵌装有磁铁,螺钉下方的壳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感应磁铁磁场强度变化的电子芯片,所述电机控制器位于壳体内的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继电器,电子芯片的输出端连接集成电路板上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接在电机控制器集成电路板上的电源与控制模块的电源端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拆卸螺钉的过程中自动断电,从而彻底消除通电情况下人为打开盖板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机控制器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控制器是通过集成电路的主动工作来控制电机按照设定的方向、速度、角度和响应时间进行工作的装置。电机控制器的集成电路板通常安装在壳体内,集成电路板上焊接有控制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通过数据线与安装在壳体上的航空插头连接,向电机输出控制指令。传统的电机控制器机壳包括相配装的上壳、下壳以及两侧盖板,上壳与下壳之间以及上壳、下壳以及侧盖板之间都是通过螺钉进行紧固的,对于生产厂家的作业人员来说拆装非常方便,但是电机控制器在运行过程中,其内部有高压电,这种拆装方便的特点对于现场操作人员来说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2017202730544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侧盖板防拆结构,其是通过对上盖板、侧盖板进行特殊结构的设置来实现的,当需要拆开侧盖板时,首先要拆开上盖板才能进行。但是是否实在电机控制器断电的情况下拆卸仍然不能确定,因此无法真正消除在通电情况下人为打开盖板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的防拆装置,能够在拆卸螺钉的过程中自动断电,从而彻底消除通电情况下人为打开盖板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防拆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电机控制器壳体上、罩设于固定壳体用螺钉上方的立柱,立柱内靠近螺钉顶端面的底部嵌装有磁铁,螺钉下方的壳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感应磁铁磁场强度变化的电子芯片,所述电机控制器位于壳体内的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继电器,电子芯片的输出端连接集成电路板上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接在电机控制器集成电路板上的电源与控制模块的电源端之间。
上述一种电机控制器的防拆装置,所述电子芯片为霍尔传感器。
上述一种电机控制器的防拆装置,所述继电器为中间继电器。
上述一种电机控制器的防拆装置,所述立柱内设置有嵌装磁铁的空腔,空腔内的磁铁通过环氧树脂塑封;所述立柱的底端粘接在壳体外壁上。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子芯片感应立柱内磁铁的磁场强度变化量来判断壳体是否处于被打开状态,当磁场强度变弱并超过设定值时,说明立柱被拆下,壳体正在被打开,此时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继电器线圈得电,串接在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之间的继电器常闭触点断开,电机控制器失电,从而彻底消除了通电情况下人为打开盖板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其中:1.集成电路板,2.壳体,3.磁铁,4.立柱,5.霍尔传感器,6.螺钉;
U1.霍尔传感器接线端子,U2.控制模块,JQ.中间继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安萨牌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固安萨牌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6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