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合成的自动变温的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56964.X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7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郭泽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泽钦 |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盖 变温装置 复合材料合成 出液口 接电线 进液口 注塑口 变温 模具 冷却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 材料复合 螺丝固定 模具成型 实时检测 主体顶端 复合形 上端 软胶 焦化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合成的自动变温的模具,其结构包括出液口、进液口、主体、上盖、变温装置、接电线、注塑口,出液口安装于上盖左侧,上盖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主体上端,变温装置安装于上盖右侧,进液口安装于上盖左侧,变温装置与接电线相连接,注塑口安装于主体前侧,并与上盖底部相连通,变温装置安装于主体顶端,通过温度的实时检测,与快速的冷却加热系统,针对复合形材质的模具成型做到了重大突破,避免多种材料复合混搭时,低热点的材质焦化与软胶,提高了产生的生产质量与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合成的自动变温的模具,属于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注塑成型加工中,一般是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对于一些复合的多彩美观的塑料产品,通常是将多种材料进行融合冷却,但这样做其一是融合一起的材料颜色将会单一,不具备多样的色彩,其二是不同的材料所受热的界点不一致,有的材料热点高,有的热点低,便使得在高热点下,一些低热点的材质容易烧焦或无法成型变成软胶体,造成废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合成的自动变温的模具,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合成的自动变温的模具,其结构包括出液口、进液口、主体、上盖、变温装置、接电线、注塑口,所述出液口安装于上盖左侧,所述上盖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主体上端,所述变温装置安装于上盖右侧,所述进液口安装于上盖左侧,所述变温装置与接电线相连接,所述注塑口安装于主体前侧,并与所述上盖底部相连通,所述变温装置安装于主体顶端,所述变温装置包括冷却管、金属丝、加热丝、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成模体,所述冷却管固定安装于成模体外表面,所述冷却管首端与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冷却管末端与注塑口相连通,所述金属丝设有复数个,且金属丝固定安装于冷却管内侧,所述加热丝与加热器相连接,且所述加热丝与复数个金属丝串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加热器电性连接,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贴合于成模体外壁,所述金属丝位于成模体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与进液口相连通,所述接电线长度不少于5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丝成雪花状,所述注塑口与成模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背面设有操作按钮,且与所述接电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位于成模体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采用铁材质,坚固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需要加工的其中一种热点最高材料,先融合由注塑口注入到成模体内,利用模具的冷却液由进液口通入,利用冷却管本身与冷却管外侧的金属丝对其进行冷却吸热,雪花状的金属丝其吸热面积与导热效果比单纯冷却管吸热效果更好,可更快速的对其进行降温,温度传感器可对成模体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反应到加热器上进行显示,在达到合适温度时,在注入第二种材料由注塑口注入到成模体内,与第一种材料进行混合,启动加热器,加热器的加热丝将对串联起来的金属丝进行加热,使得第二种材料可在更适宜的温度与第一种材料进行契合,通过温度的实时检测,与快速的冷却加热系统,针对复合形材质的模具成型做到了重大突破,避免多种材料复合混搭时,低热点的材质焦化与软胶,提高了产生的生产质量与水平。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合成的自动变温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合成的自动变温的模具的变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泽钦,未经郭泽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6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厂房温控系统
- 下一篇:数字化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的辅助降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