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件表面绘制相贯线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6753.6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6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宿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B25B11/00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轴 本实用新型 拉套 绘制 夹持块 立杆 轴承 夹具 机械加工制造 管材类工件 等距固接 调节螺杆 管材表面 管件表面 滑动连接 夹具结构 加工效率 紧固连接 矩形凹槽 内圈固定 相对设置 一端设置 张力组件 一号通 弹簧 端壁 滑块 夹持 孔套 内圈 凸块 外壁 装夹 钢丝 | ||
一种用于管件表面绘制相贯线的夹具,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管材表面绘制相贯线时由于所用夹具结构相对复杂,装夹过于浪费时间从而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一号通孔套设在立杆上,且滑块通过调节螺杆与立杆紧固连接,支撑轴的一端设置在轴承的内圈中,且支撑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拉套上的T形块设置在T形槽中,且拉套与支撑轴滑动连接,M个张力组件沿周向等距固接在支撑轴的外壁上,钢丝的另一端与拉套的端壁固定连接,两个夹持块相对设置在矩形凹槽中,每个夹持块与一个凸块之间设有N根弹簧,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在绘制相贯线时夹持管材类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件表面绘制相贯线的夹具。
背景技术
在水、电、气或其它工程施工中,以及其它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经常需要将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且轴线呈不同角度的管材连接在一起,在上述的连接过程中,一般需要在两个管材的接合部位画出相贯线,然后,再根据所划的相贯线,将相贯线所包络的多余材料去掉,以便于两个相交管材的连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已经极少采用人工的绘线方法,而是采用专用的划线工具进行勾画,这种方式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更加的准确,但是现有的划线工具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由于需要绘制相贯线的工件多是管材,定位相对于更为困难,现有的划线工具一般不带有专用的夹具,少数带有专用夹具的划线工具也是采用压块或是限位钉进行定位,这样的定位方式效果差的同时还会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坏,部分工厂中也有一些专业的用于绘制相贯线的辅助夹具,这些夹具定位性较好,但是结构相对复杂,装夹时过于浪费时间,降低了加工效率,且不是和划线工具配套的夹具,在绘制相贯线的过程中达不到最佳效果。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夹方便,定位效果好且是由划线工具中本身改进携带的专业夹具是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管材表面绘制相贯线时由于所用夹具结构相对复杂,装夹过于浪费时间从而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管件表面绘制相贯线的夹具。
一种用于管件表面绘制相贯线的夹具,它包括底板和立杆,立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边缘处,它还包括滑块、支撑轴、两个夹持块、2N根弹簧和M个张力组件, N为正整数,M为正整数;
底板上表面的中部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凸块,且两个凸块相对设置,两个凸块与底板一体设置;
滑块的一端设有一号盲孔,轴承设置在一号盲孔中,且轴承的外圈与一号盲孔的孔壁固定连接,靠近滑块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一号通孔,滑块的另一端设有一号螺纹孔,且一号螺纹孔与一号通孔贯通设置,调节螺杆的螺纹端设置在一号螺纹孔中,且调节螺杆与一号螺纹孔螺纹连接;
支撑轴的侧壁上沿轴向设有T形槽;
拉套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T形块,T形块与拉套一体设置;
张力组件包括触头、调节弹簧、钢丝和底块,底块上表面设有二号通孔,底块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壁,且每个连接壁与底块一体设置,钢丝设置在二号通孔中,钢丝的一端与触头固定连接,调节弹簧设置在触头和底块之间,且调节弹簧的一端与触头固定连接,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块固定连接;
一号通孔套设在立杆上,且滑块通过调节螺杆与立杆紧固连接,支撑轴的一端设置在轴承的内圈中,且支撑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拉套上的T形块设置在T形槽中,且拉套与支撑轴滑动连接,M个张力组件沿周向等距固接在支撑轴的外壁上,钢丝的另一端与拉套的端壁固定连接,两个夹持块相对设置在矩形凹槽中,每个夹持块与一个凸块之间设有N根弹簧,且每根弹簧的一端与夹持块固定连接,每根弹簧的另一端与凸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6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行道砖快速划线机构
- 下一篇:一种艺考评卷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