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55176.9 | 申请日: | 201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4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齐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盛润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F21/04 | 分类号: | F28F2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热交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包括依次设置的基管,所述基管包括喇叭部、中间部、热交换部和管盖,所述喇叭部外缘外径大于中间部外径,所述热交换部外壁呈环状间隔排列设置有球面形的凹坑和凸起,所述凹坑与凸起的半径之比为0.5~0.8。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凹坑和凸起而增加受热面积的同时能够使火焰或烟气或其他介质在该碳化硅热交换管外壁流动时受到干扰,增加了扰流性,从而大幅提高了换热效率。此外,管盖外缘设置的加强筋能够提高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窑炉、锅炉等燃烧装置均采用先进的燃烧器提高燃烧完全率,从而提高燃烧效率,空燃比得到大幅提高。然而,在燃烧率得到提高的同时,对于烟气的余热回收技术却与其不相匹配,现有技术中对于烟气余热回收仍在使用结构简单的陶瓷换热管,回收率不高,而传统的金属换热管为了提高往往换热效率而延轴向或径向设置有翅片,通过翅片来增加受热面积,但是翅片阻碍烟气或热流的流动,使得换热受到限制,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发明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换热用碳化硅热交换管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碳化硅热交换管,通过设置凸起和凹坑达到既增加受热面积又能够增加介质的扰流而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包括依次设置的基管,所述基管包括喇叭部、中间部、热交换部和管盖,所述喇叭部外缘外径大于中间部外径,所述热交换部外壁呈环状间隔排列设置有球面形的凹坑和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坑与凸起的半径之比为0.5~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列凸起的顶点的距离与凸起半径之比为6.8~7.5。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盖的轴向截面为梯形,所述管盖外缘设置有环形的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凹坑的最近点的连线与所述连线两侧的所述凸起的距离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坑和所述凸起为在所述热交换部外壁和内壁进行冲压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突出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凹坑和凸起而增加受热面积的同时能够使火焰或烟气或其他介质在该碳化硅热交换管外壁流动时受到干扰,增加了扰流性,从而大幅提高了换热效率。此外,管盖外缘设置的加强筋能够提高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中1.基管,2.喇叭部,3.中间部,4.热交换部,41.凹坑,42.凸起,5.管盖,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包括依次设置的基管1,所述基管1包括喇叭部2、中间部3、热交换部4和管盖5,所述喇叭部2外缘外径大于中间部3外径,所述热交换部4外壁呈环状间隔排列设置有球面形的凹坑41和凸起42。
优选地,所述凹坑41与凸起42的半径之比为0.5~0.8,一般来说,凹坑41与凸起42的半径分别设置为30mm和50mm为最佳。
优选地,所述两列凸起42的顶点的距离与凸起42半径之比为6.8~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盛润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潍坊盛润特种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51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销车促销架
- 下一篇:一种变流器控制单元测试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