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椎板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4781.4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0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吕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书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拉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椎板拉钩,其组成包括:手柄(1)、侧板(2)、护手(3)、凹槽(4)、齿钩一(5‑1)、齿钩二(5‑2)和开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侧板(2)、护手(3)、齿钩一(5‑1)和齿钩二(5‑2)成型为一体,在手柄(1)的尾端设有护手(3),手柄(1)的前端与侧板(2)尾端连接,所述侧板(2)的前端对称设有齿钩一(5‑1)和齿钩二(5‑2),齿钩一(5‑1)和齿钩二(5‑2)之间并设有开口(6),在侧板(2)的前身设有凹槽(4)。它在使用时,便于剥离肌肉和皮下组织,术野清晰,便于操作,实用性强,有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手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椎板拉钩。
背景技术
椎板拉钩主要是在脊柱手术中帮助暴露椎弓,便于置钉。传统椎板拉钩多数为单钩或者仅仅是一个尖头,但脊柱手术椎旁肌肉和软组织丰富,需要很大的力才能拉开,易造成横突骨折,从而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传统拉钩已无法胜任当今医生对手术中使用器械的要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椎板拉钩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椎板拉钩,它在使用时,便于剥离肌肉和皮下组织,术野清晰,便于操作,实用性强,有利于推广使用。一种新型的椎板拉钩,其组成包括:手柄(1)、侧板(2)、护手(3)、凹槽(4)、齿钩一(5-1)、齿钩二(5-2)和开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侧板(2)、护手(3)、齿钩一(5-1)和齿钩二(5-2)成型为一体,在手柄(1)的尾端设有护手(3),手柄(1)的前端与侧板(2)尾端连接,所述侧板(2)的前端对称设有齿钩一(5-1)和齿钩二(5-2),齿钩一(5-1)和齿钩二(5-2)之间并设有开口(6),在侧板(2)的前身设有凹槽(4)。
作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齿钩一(5-1)和齿钩二(5-2)切面为“三角形”,且尺寸大小相同。
作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开口(6)的形状为“梯形”。
作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齿钩一(5-1)和齿钩二(5-2)对称的分布在侧板(2)的前端,向内侧弯曲。
作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凹槽(4)外边缘口,上下两边平行,左右两边向外侧拱起,便于手术中操作观察。
作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手柄(1)、侧板(2)、护手(3)、齿钩一(5-1)和齿钩二(5-2)的厚度尺寸相同,且厚度尺寸为1.5mm或其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作医生左右手各持一椎板拉钩手柄(1),使两椎板拉钩的齿钩放于待剥离肌肉和皮下组织中后,把待剥离肌肉和皮下组织向两侧拉开,从而使椎弓暴露,其下置钉即可。侧板(2)前身凹槽(4)的设计,以及齿钩一(5-1)和齿钩二(5-2)之间预留的开口(6),使暴露区域增大,便于其它器械直接在其下操作;手柄(1)的尾端护手(3)的设计,使力度便于掌控,不易滑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便于剥离肌肉和皮下组织,术野清晰,便于操作,实用性强,有利于推广使用。
结合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齿钩的切面图。
图中,1.手柄 2.侧板 3.护手 4.凹槽 5-1.齿钩一 5-2.齿钩二 6.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书军,未经吕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47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雷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水泥地面抹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