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盐废水稳态资源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54294.8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7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段俊;钱媛媛;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王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D5/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李平 |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稳态 资源 化装 | ||
一种高盐废水稳态资源化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水资源回收装置、液相分质装置、深度净化装置和盐分回收装置,各装置间经管道及液体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仅解决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高盐废水的处理问题,达到零排放和回收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等有价值盐分的双重目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而且对不同行业不同盐分组成的高盐废水具有普遍适应性,运行稳定,便于管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回用及零排放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盐废水稳态资源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中水回用”是实现工业废水资源化、节约工业用水的有效途径,而工业废水“零排放”能减少污染物向外界环境扩散,减少环境负担,二者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经济可持续发展皆起到重要推进和调节作用。我国工业废水产出量大、覆盖面广、种类繁多,处理难度大、成本高。在煤化工、石化、钢铁、电厂、造纸、印染等“用水大户”因自身排水量大、排水点多、排水水质复杂等特点,“废水零排放”毫无疑问是它们的首要需求。这些企业的排污水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污染、低含盐的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各个生产装置的排水等。另一类是低污染、含盐废水,主要来源于脱盐水站浓水、循环冷却排污水等。传统废水处理工艺是采用以生化为主的工艺处理高污染、低含盐的生产废水,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后,与低污染、含盐废水合并进行回用处理,采用以膜法为主的工艺回收回用水用作循环水补水,实现工业节水,与此同时产生的高盐废水最终将走向“零排放”。
然而,上述行业产生的高盐废水中普遍含有大量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等有价值的无机化工原料,而传统的高盐废水零排放工艺往往是将其转变成混盐,使之成为危废,处置费用十分高昂,高达5000-10000元/ 吨,并且混盐中掺杂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质,遇水易溶解渗出,存在二次污染隐患。
如今,以纳滤分离为核心单元的新型“高盐废水资源化”工艺已被越来越多的零排放分盐项目采用,以期尽可能多地高盐废水中有价值盐分回收。但是受制于纳滤分离效果易受水质波动冲击的特性,盐分回收效果不甚理想,回收率较低,且盐品不稳定,难以满足企业对日趋严格的环保政策的应对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盐废水稳态资源化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设备包括预处理装置、水资源回收装置、液相分质装置、盐分回收装置,各装置间经管道及液体泵连接,其特征在于预处理装置为:高盐废水调节池101的出水口经管道和调节池提升泵109与COD降解装置102的进水口连接。COD降解装置102的出水口经管道和软化除硅装置进水泵110接至软化除硅装置103。软化除硅装置103的出水口经管道及中间水泵111接至中间水池104。软化除硅装置103的出泥口经泵抽至污泥处理装置A105。中间水池104的出水口经管道和离子交换装置进水泵112接至离子交换装置106。离子交换装置的出水口经管道接至预处理出水池107。离子交换装置106设有再生剂投加装置108。再生液周期性地排至高盐废水调节池101。
水资源回收装置为:预处理出水池107的出水口经管道和反渗透装置进水泵210与保安过滤器A201连接。保安过滤器A201的出口经管道和反渗透高压泵211与反渗透装置202连接。反渗透装置202经管道与阻垢剂投加装置A203的出口连接。反渗透装置202的清洗进出口经管道分别与化学清洗装置A204的出口和进口连接。反渗透装置202的产水口经管道接至回用水池208。反渗透装置202的浓水口经管道和超级浓缩装置进水泵207与超级浓缩装置205连接。超级浓缩装置205的产水口经管道接至回用水池208。超级浓缩装置205的浓水口经管道接至浓水池209。超级浓缩装置205的清洗口分别与化学清洗装置B206的出口和进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王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麦王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4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