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内科胸腔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51552.7 | 申请日: | 201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4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张鑫;王琨;吴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313 | 分类号: | A61B1/313;A61B1/06;A61B1/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内科 胸腔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内科胸腔镜,包括显示屏、操作手柄、操作杆、弯曲部和内窥镜头端,操作杆远端与弯曲部近端连接,弯曲部远端与内窥镜头端连接,操作杆、弯曲部和内窥镜头端内部设有连通的腔道,显示屏安装于操作手柄的顶部,操作手柄的底部与操作杆的近端部垂直连接,操作杆的近端部至近向远依次设有负压吸引孔和活检孔,操作手柄上设有操控弯曲部弯曲运动的弯曲控制钮和控制负压吸引孔启闭的吸引控制阀。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胸腔镜的可转移性和操作方便性,有利于降低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胸腔镜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内科胸腔镜。
背景技术
胸腔镜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检测和治疗器械,已经被运用于内科胸腔活检、胸腔积液引流、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局部麻醉等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现有的胸腔镜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导致实际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1)现有胸腔镜设备体积庞大,需要在专用的手术室或者胸腔镜室进行手术操作,转移难度大;
(2)现有胸腔镜的手柄与操作杆之间呈线性结构,医生持握感较差,不方便对胸腔镜进行操作控制;
(3)临床应用时造成的创伤大,且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内科胸腔镜,提高可转移性和操作方便性,降低设备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内科胸腔镜,包括显示屏、操作手柄、操作杆、弯曲部和内窥镜头端,所述操作杆远端与弯曲部近端连接,所述弯曲部远端与内窥镜头端连接,所述操作杆、弯曲部和内窥镜头端内部设有连通的腔道,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操作手柄的顶部,所述操作手柄的底部与操作杆的近端部垂直连接,所述操作杆的近端部至近向远依次设有负压吸引孔和活检孔,所述操作手柄上设有操控弯曲部弯曲运动的弯曲控制钮和控制负压吸引孔启闭的吸引控制阀。
所述显示屏可转向地安装在操作手柄的顶部。
所述内窥镜头端设有光源。
所述光源采用LED灯泡或者光纤传导。
所述操作手柄内部设有CCD图像传感器和图像探头,所述图像探头与CCD图像传感器连接,所述CCD图像传感器与显示屏连接。
所述活检孔设有可打开的密封盖。
所述吸引控制阀设置于操作手柄与操作杆伸出方向相对应的一侧。
所述弯曲控制钮设置于操作手柄上相对吸引控制阀的另一侧。
所述操作杆的外径3mm,内部腔道直径1.5mm。
有益效果
第一,在本实用新型中,胸腔镜的各部件整合形成一体式结构,体积极大地减小,方便转移和携带,有利于降低设备成本。
第二,在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手柄与操作杆之间形成垂直结构,使得操作手柄的持握感增强,且操作控制件布局合理,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操作的便利性。
第三,本实用新型缩小了操作杆的外径尺寸,有利于降低手术创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1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球形约束带
- 下一篇:一种儿童型痰液收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