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灯近光照明分光反射器、光学装置及汽车前照灯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1132.9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4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周礼书;霍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32 | 分类号: | F21S41/32;F21S41/20;F21W102/155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陈令轩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器 分光 车灯 近光照明 光能利用率 光线出射面 光线反射面 光线入射面 投射透镜 投射 加工制造难度 折射 本实用新型 汽车前照灯 设计自由度 车灯光源 传统车灯 方式控制 光线阻挡 光学装置 微小结构 照度分布 照明光线 照明区域 灯结构 总成本 反射 射出 引入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灯近光照明分光反射器,所述分光反射器上设置有光线入射面、光线反射面及光线出射面;光线由光线入射面折射进入分光反射器,然后光线在分光反射器中经光线反射面反射,最后光线由光线出射面折射出分光反射器;使光线经投射透镜射出后,投射到近光照明场中。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车灯存在的,通过光线阻挡方式控制照明区域照度分布导致光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以及通过在投射透镜上做微小结构处理导致车灯加工制造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一种能够取代传统车灯的结构。该车灯结构引入了相应的分光反射器,不但能够提高车灯光源的光能利用率,还增加了车灯的设计自由度,能灵活地控制照明光线的投射分布,有利于满足近光照明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车灯近光照明的分光反射器,基于该分光反射器的光学装置,以及基于该分光反射器与光学装置的汽车前照灯总成。
背景技术
在车灯照明技术领域中,为了满足不同行驶环境下的不同照明条件,目前的照明灯具通常需包括远光照明和近光照明。
就近光灯而言,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光学部件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再次进行分布。目前的通用做法是,在光线传送路径上设置光线阻挡部件,通过对部分光线进行阻挡,进而实现在照明区域形成符合要求的照明图案,即具有符合要求的明暗截止线的照明区域。
上述对光线进行阻挡的方式,能够形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符合照明要求的近光灯照明区域。但是,由于光源发出的光线中,有一部分光线被阻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光能损失,降低了车灯的光能利用率。
并且,上述光线被阻挡的区域,通过投射透镜的投射,会在近光照明场的明暗截止线上方,形成一个绝对暗区,导致无法满足强制标准。为了达到近光照明场明暗截止线上方微弱照明的标准,通常会在投射透镜上做一些微小结构处理,从而实现使部分光线投射到相关区域的目的,这就对投射透镜的加工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车灯近光照明技术存在的,通过光线阻挡方式控制照明区域照度分布导致光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以及通过在投射透镜上做微小结构处理导致车灯加工制造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一种能够取代传统车灯的结构。该车灯结构引入了相应的分光反射器,不但能够提高车灯光源的光能利用率,还增加了车灯的设计自由度,能灵活地控制照明光线的投射分布,有利于满足近光照明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灯近光照明分光反射器,所述分光反射器上设置有光线入射面、光线反射面及光线出射面;光线由光线入射面折射进入分光反射器,然后光线在分光反射器中经光线反射面反射,最后光线由光线出射面折射出分光反射器;使光线经投射透镜射出后,投射到近光照明场中。
相比于传统通过阻挡光线来控制照明区域照度分布的方式,本方案不遮挡光线,所有光线均能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具体地,本方案通过分光反射器对光线路径进行引导,使光线能够投射到近光照明场中明暗截止线下方的照明区域,进行主要照明。并且,还能将光线引导并投射到近光照明场中明暗截止线上方的照明区域,进行补充照明,从而省去了在投射透镜上做微小结构处理的必要,降低了车灯的制造生产难度。总的来讲,本方案通过分光反射器对光线路径进行调整,能够省去光线阻挡部件及投射透镜微小结构所带来的相应问题,从而有利于满足近光照明要求。
作为分光反射器的优选方案,光线入射面与光线反射面相交,交线形成一轮廓线;所述轮廓线经投射透镜投射在近光照明场中的形状,与车灯近光照明要求中的明暗截止线相匹配。
对于传统车灯结构,其明暗截止线由遮挡装置的轮廓所形成,影响光能利用效率。本方案不设置遮挡装置,其明暗截止线为光线入射面与光线反射面的交线所形成的轮廓线。本方案不设置额外的机械装置,具有产品性能稳定、耐用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1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