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真空吸具的封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50723.4 | 申请日: | 201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5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瓦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73/00 | 分类号: | B65D7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陆滢炎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真空 封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真空吸具的封装结构,所述真空吸具底部设置有真空吸孔,所述真空吸孔中设置有挡球,所述封装结构设置在真空吸具底部,用于封装真空吸孔,所述封装结构呈工字型结构,包括横梁和垂直于横梁的固定脚,所述固定脚中间设置有缓冲开口,外侧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脚卡到真空吸孔两侧的内壁上,横梁挡在真空吸孔的口部。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结构封装简单,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真空吸具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吸具系统是搬运各种工件、物品常用的机械设备,其使用范围较为广阔。现有的真空吸具通常采用板材或者膜材对真空吸孔进行封装,这需要在板材或者膜材上加工与真空吸孔对应的通孔,由于真空吸具底部的真空吸孔数量较多,在板材或者膜材上加工通孔时易出现个别通孔错位的问题,通孔错位容易堵住真空吸孔从而影响真空吸具正常工,若出现通孔错位即丢弃不用又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真空吸具的封装结构,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真空吸具的封装结构,所述真空吸具底部设置有真空吸孔,所述真空吸孔中设置有挡球,所述封装结构设置在真空吸具底部,用于封装真空吸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呈工字型结构,包括横梁和垂直于横梁的固定脚,所述固定脚中间设置有缓冲开口,外侧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脚卡到真空吸孔两侧的内壁上,横梁挡在真空吸孔的口部,所述封装结构采用塑料、聚酯或者纤维材料制成。
一种应用于真空吸具的封装结构,所述真空吸具底部设置有真空吸孔,所述真空吸孔中设置有挡球,所述封装结构设置在真空吸具底部,用于封装真空吸孔,所述封装结构为网状结构,所述封装结构的大小尺寸与真空吸具底部大小尺寸相同,所述封装结构与真空吸具底部通过胶黏剂粘接,所述封装结构采用金属网、聚酯网、棉布网或纤维网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结构采用单独的工字型结构,单个工字型结构对真空吸孔单个进行封装,相对于传统的在板材或者膜材加工对应的真空吸孔来说,每个单独的封装结构互相都不受影响,当有独个封装结构损坏时,可单独更换、维护而需对整体进行更换,并且该单独的工字型结构用料较小,几乎可以忽略原料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结构采用与真空吸具底部大小尺寸相同的网状材料进行封装,无需像传统的在板材或者膜材加工对应的真空吸孔,封装工艺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封装结构封装真空吸孔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真空吸具底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真空吸具底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真空吸孔、2-挡球、3-封装结构、31-横梁、32-固定脚、321-缓冲开口、322-固定卡扣、4-封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瓦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汉瓦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0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