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腔室真空吸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0720.0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5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瓦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6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腔室 真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腔室真空吸具,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挡块,所述壳体包括倒U形外壳和底板,所述底板上均匀的设置有真空吸孔,所述U形外壳和底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倒U形外壳和底板围成真空腔体,所述倒U形外壳设置有与真空腔体连通的通气口,所述真空腔体分隔为1个以上真空腔室。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腔室设计,可实现真空腔体分段控制,适用场合广泛,在搬运小尺寸物件时,可以有效节约气流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腔室真空吸具。
背景技术:
真空吸具系统是搬运各种工件、物品常用的机械设备,其使用范围较为广阔。现有的真空吸具通常采用单腔室设计,在搬运大小尺寸不同的物件时,需要根据搬运物品的大小更换大小合适的吸具,操作繁琐,若不根据搬运物品的大小更换吸具的话通常是采用大的吸具搬运不同尺寸的物品,浪费资源,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腔室真空吸具,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腔室真空吸具,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挡块,所述壳体包括倒U形外壳和底板,所述底板上均匀的设置有真空吸孔,所述U形外壳和底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倒U形外壳和底板围成真空腔体,所述倒U形外壳设置有与真空腔体连通的通气口,所述真空腔体分隔为1个以上真空腔室。
所述真空腔体通过分隔板分隔成1个以上腔室,所述分隔板的一侧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真空腔体内的真空气流呈S形气流路线。
所述真空腔体通过分隔板分隔成1个以上腔室,所述相邻两个腔室之间不连通,所述每个腔室单独连接通气口。
所述真空腔体内还设置有真空发生器。
所述分隔板与真空腔体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真空腔体分隔为1个以上真空腔室,每个腔体单独控制真空,在搬运多个物件时可以分段控制,灵活度高,适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的真空腔体采用带有气流通道的隔板分隔成1个以上的真空腔室,在对真空腔体抽真空时,腔体内的真空逐步建立,真空气流在整个真空腔体内成S形路线,在采用大尺寸的吸具搬运小尺寸的物件时这种逐步建立真空的方式尤其能够节约气源流量,仅需很少的气流量即可使得未搬运物件部分的真空腔室关闭;
(3)本实用新型的真空腔体内还设置有真空发生器,可以通过真空发生器或者抽真空的方式实现真空,多种实现真空的方式选择适用或者并用,灵活度更高;
(4)本实用新型的隔板与真空腔体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根据搬运物件的不同对真空腔室的大小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实施例3的的结构示意图真空腔室二和真空腔室三建立真空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壳体、11-倒U形外壳、12-底板、121-真空吸孔、13-真空腔体、131-真空腔室一、132-真空腔室二、133-真空腔室三、14-通气口、3-分隔板、31-分隔板一、32-分隔板二、321-气流通道、4-真空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瓦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汉瓦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0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凸轮传动的选矿摇床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真空吸具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