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制冷的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0632.0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2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锋 |
主分类号: | A63F13/20 | 分类号: | A63F13/20;A63F13/9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3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手柄外壳 制冷 半导体制冷片 散热风扇 散热格栅 内壳体 体内 内壳 本实用新型 散热效果 前端面 主控板 吸热 弹簧连接 固定设置 手柄内部 智能手机 轴线方向 导热片 固定壳 滑动 散热 弹簧 夹持 外壁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制冷的手柄,手柄外壳体;设置与手柄外壳体的前端面上用于夹持和支撑智能手机的前固定壳;设置在手柄外壳体内、并与手柄外壳体通过弹簧连接的手柄内壳体,手柄外壳体可沿弹簧的轴线方向在手柄内壳体的外壁上滑动;设置在手柄内壳体内的主控板;设置在手柄内壳体内的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主控板连接;设置在手柄内壳体内、且固定于散热风扇的前端面上的散热格栅;与散热格栅连接并位于散热格栅前端面一侧的半导体制冷片;固定设置在手柄内壳体的前端面并与半导体制冷片相接触的导热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制冷的手柄,通过手柄内部放置半导体制冷片主动吸热达到制冷散热效果,其制冷快、散热快、且散热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制冷的手柄。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例如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长时间进行娱乐时(如玩手机游戏时),一般会导致CPU负荷高及电池发热,而且发热严重时会导致手机卡顿。目前出现了游戏手柄辅助手机散热,一般是通过手柄的背后放置1个或者2个小风扇来实现给手机散热的,这种散热方式散热效果差,效率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制冷的手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游戏手柄是在背后放置1个或者2个小风扇来实现给手机散热,导致散热效果差且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制冷的手柄,其中,包括:
手柄外壳体;
设置于所述手柄外壳体的前端面上用于夹持和支撑智能手机的前固定壳;
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体内、并与所述手柄外壳体通过弹簧连接的手柄内壳体,所述手柄外壳体可沿弹簧的轴线方向在所述手柄内壳体的外壁上滑动;
设置在所述手柄内壳体内的主控板;
设置在所述手柄内壳体内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设置在所述手柄内壳体内、且固定于所述散热风扇的前端面上的散热格栅;
与所述散热格栅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格栅前端面前侧的半导体制冷片;
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柄内壳体的前端面并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接触的导热片。
所述的可制冷的手柄,其中,所述手柄内壳体包括:
内部件后壳;
设置在所述内部件后壳外壁上左侧和右侧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弹簧的一端连接;
设置在所述内部件后壳中部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中容纳有所述散热风扇和所述主控板;
设置在所述内部件后壳两端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所述散热格栅相适配;
与所述内部件后壳相螺接且位于所述内部件后壳的前端面的内部件前壳;
设置在所述内部件前壳上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适配的通槽;
设置在所述内部件前壳上与所述导热片相适配的安装槽。
所述的可制冷的手柄,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内部件后壳顶端外壁左侧的第一固定柱;
设置在所述内部件后壳顶端外壁右侧的第二固定柱;
设置在所述内部件后壳底端外壁左侧的第三固定柱;
设置在所述内部件后壳底端外壁右侧的第四固定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锋,未经吴晓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0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抓娃娃机的抓取装置
- 下一篇:VR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