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0051.7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4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雷朋飞;刘远辉;高翔;廖立元;季元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麦小婵 |
地址: | 5114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内的多个冷媒管,所述壳体上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每一所述冷媒管分别与所述冷媒进口、所述冷媒出口连通,所述换热腔的腔壁上错落设置多个水道隔层以构成迂回弯折的换热水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能够增长换热路程,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统钛管换热器内钛管中的冷媒与换热介质间的换热路程较短,导致钛管换热器换热能效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路程较短导致换热能效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增长换热路程,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内的多个冷媒管,所述壳体上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每一所述冷媒管分别与所述冷媒进口、所述冷媒出口连通,所述换热腔的腔壁上错落设置多个水道隔层以构成迂回弯折的换热水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媒进口、所述冷媒出口均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上,每一所述冷媒管的管体向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延伸并弯折。
作为优选方案,每一所述水道隔层上设有水流开口,相邻的两个所述水道隔层上的水流开口错开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流开口呈弧形。
作为优选方案,每一所述水道隔层上设有多个冷媒管孔,所述冷媒管贯穿所述冷媒管孔以固定在所述水道隔层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冷媒分配头、第二冷媒分配头;
所述第一冷媒分配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媒进口,所述第一冷媒分配头的另一端连接多个所述冷媒管的进口;
所述第二冷媒分配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媒出口,所述第二冷媒分配头的另一端连接多个所述冷媒管的出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上的第一汇流管、第二汇流管;
所述第一冷媒分配头、所述第二冷媒分配头设于所述换热腔内;
所述第一汇流管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并作为所述冷媒进口,所述第一汇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媒分配头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汇流管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并作为所述冷媒出口,所述第一汇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媒分配头的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设有换热出水口和换热进水口,所述换热出水口通过所述换热水道与所述换热进水口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出水口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所述换热进水口靠近所述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水道隔层等间距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媒管为钛管冷媒管。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所述换热腔的腔壁上错落设置多个所述水道隔层以构成迂回弯折的换热水道,有效地延长换热水道的水路路程,从而提高所述换热腔内单位时间内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水道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0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埋套筒
- 下一篇:一种处理效果好的一次性塑料杯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