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应于输送线的自动化板材存储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50032.4 | 申请日: | 201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2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奎;黄志建;徐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06 | 分类号: | B65G1/06;B65G47/92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输送 自动化 板材 存储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材存储与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应于输送线的自动化板材存储机器人,包括框架,框架前侧设有出货区,框架后侧设有存储区,出货区上方设有可升降的板材抓取装置,出货区下方穿设有板材输送线,存储区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若干层承载平台,承载平台上设有用于承载板材的承载托盘,每个承载平台留有供承载托盘滑动的通道,框架上还设有驱动承载托盘在存储区和出货区之间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往复运动的承载托盘来实现板材的存储与取出,驱动托盘所采用的链轮、链条、驱动齿轮等均为标准件,驱动轴为普通结构件,电机为小功率电机,整体系统成本低,维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材存储与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应于输送线的自动化板材存储机器人。
背景技术
加工厂都需要用到板材作为原材料进行后续结构件的加工,大部门的加工厂面临着存储的问题,一直在不断的寻求解决办法。板材立放、平放、摞放等各种方法都曾尝试过,但是都不理想。
平放-易于取放,标识容易,但是占地面积太大,大型整张的钢板必须采用这种平放办法,立放、摞放等办法都不可取。立放-占地面积小,但是放置时需要工时和工装,存放时要考虑安全性,取用时也得需要工时和工装。小张薄板可以采用立放,切割之后的边角余料也可以采用立放。摞放-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但是品种太多或取用频繁的话不方便,需要频繁的倒跺。
针对板材的存储难题继续一种能够存储板材的机器人,对于有输送线的生产流水线来说,还需要一种适应于输送线的自动化板材存储机器人。
目前市场上对于板材的存储有以下几种。
抽屉式板材货架:是新型高承重的抽屉式货架,可以存放长度在6米以下的各类板材,不限宽度和厚度,板材都能存放到货架的抽屉层上,进行上架和取用板材操作时,手动或电动抽出抽屉,板材全部展现出来,行吊直接吊取到切割机上。存取完成后,收回抽屉,整个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板材分类分层存放,库存清晰,抽屉层轨道即收回,也作为抽拉时的轨道支撑,整个货架稳定性强,一般整个货架存储量几十吨。
在抽屉式板材货架的基础上出现了自动化水平更高的板材存储机器人。该系列板材存储机器人是一个独立的存储系统,有一个独立的出货移动小车,小车是内部板材与外界沟通的平台,内部板材通过小车输送到存储区外,存储区外的板材通过小车运送到内部。
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1)抽屉式的板材货架需要手动或自动把承载抽屉拉出,然后需要操作工人通过行车或叉车运送到所需设备上。这种工位的转移需要工人的操作才能实现。
(2)抽屉式的板材货架每个托盘可以手动或者自动输送出,自动输送时,每个托盘需要独立的动力,执行机构较复杂,生产成本比较高。
(3)现有的板材存储机器人能够自动的把承载托盘运送出,但是后续仍需要操作工人通过行车或叉车运送到所需设备上。这种工位的转移需要工人的操作才能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板材存储机器人与输送线对接难实现,承载托盘自动送出机构复杂、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于输送线的自动化板材存储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应于输送线的自动化板材存储机器人,包括框架,所述的框架前侧设有出货区,框架后侧设有存储区,所述的出货区上方设有可升降的板材抓取装置,所述的出货区下方穿设有板材输送线,所述的存储区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若干层承载平台,所述的承载平台上设有用于承载板材的承载托盘,每个承载平台留有供承载托盘滑动的通道,所述的框架上还设有驱动承载托盘在存储区和出货区之间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0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