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机舱盖内外板粘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9246.X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1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机舱 内外 板粘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机舱盖内外板粘接结构,包括机舱盖内板和机舱盖外板,所述机舱盖内板的周边和所述机舱盖外板的周边之间设置有胶粘剂层,且所述机舱盖内板和所述机舱盖外板均与所述胶粘剂层粘接,所述机舱盖外板与所述机舱盖内板上凸起的若干凸台结构之间设有隔震胶层,所述机舱盖外板与所述凸台结构均与所述隔震胶层粘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机舱盖内外板粘接结构,使汽车机舱盖复合材料内外板之间的粘接更加牢靠,同时通过采用双组分聚氨酯弹性胶粘剂与隔震胶组合形成的粘接结构,使粘接精度更加可靠,同时保证了汽车机舱盖复合材料外板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机舱盖内外板粘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个由上万零部件组成的复杂机械,各零部件之间的精确装配对整车的性能及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随着汽车轻量化技术不断发展,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多,一些需要用传统工艺制造的零部件,逐渐被复合材料结构所替代。
当前,正逐渐采用复合材料结构,如SMC复合材料等。现有汽车行业中,复合材料的汽车机舱盖内外板之间粘接时,一般是仅仅采用双组分胶水或单组份胶水进行零部件周边及其中部的粘接。但是,由于复合材料汽车机舱盖内板结构相对于复合材料汽车机舱盖外板具有结构更复杂、强度更高的特点,如果单纯采用双组分胶水或单组份胶水进行粘接,容易把复合材料外板拉变形,从而破坏外板质量,同时也难以保证装配精度,导致生产出来的汽车机舱盖不能达到原设计效果,而且,该粘接后的汽车机舱盖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脱胶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机舱盖内外板粘接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粘接更加牢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机舱盖内外板粘接结构,包括机舱盖内板和机舱盖外板,所述机舱盖内板的周边和所述机舱盖外板的周边之间设置有胶粘剂层,且所述机舱盖内板和所述机舱盖外板均与所述胶粘剂层粘接,所述机舱盖外板与所述机舱盖内板上凸起的若干凸台结构之间设有隔震胶层,所述机舱盖外板与所述凸台结构均与所述隔震胶层粘接。
可选的,所述隔震胶层的厚度为2mm-3mm。
可选的,所述胶粘剂层的厚度为1mm-1.5mm。
可选的,所述机舱盖内板的边缘设置有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的边沿与所述机舱盖外板零间隙贴合。
可选的,所述翻边结构高度为1mm-2mm。
可选的,所述胶粘剂层为双组分聚氨酯弹性胶粘剂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机舱盖内外板粘接结构,通过采用双组分聚氨酯弹性胶粘剂与隔震胶组合形成的粘接结构,使汽车机舱盖复合材料内外板之间的粘接更加牢靠,同时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汽车机舱盖复合材料内外板之间凸台结构上涂设的隔震胶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变形可以抵抗一定外力,降低噪音,使整车噪音降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机舱盖内外板粘接结构,不仅粘接精度更加可靠,同时保证了汽车机舱盖复合材料外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机舱盖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舱盖总成爆炸图;
图3为机舱盖总成断面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9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