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防震与阻尼材料结合的车底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8096.0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2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陶大军;胡农天;张鑫亮;金展;巩宪哲;张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F16F15/0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架 固定机构 连接架 防震机构 增加装置 阻尼材料 车底盘 防护板 防震 竖杆 抗震性 本实用新型 挡板 焊接固定 结构设置 内部安装 外部设置 移动设置 固定槽 固定块 连接槽 横杆 车体 配合 架设 震动 削弱 外部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防震与阻尼材料结合的车底盘结构,包括固定架、连接架和防护板,所述固定架前方设置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架后方安装有挡板,所述固定机构内部安装有防震机构,且固定架外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架设置于固定架一侧,且连接架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连接槽,所述防护板设置于连接架上方。该基于防震与阻尼材料结合的车底盘结构设置有固定机构,横杆与竖杆相互配合增加装置的稳定性,而且通过移动设置固定块,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通过固定槽进行固定,从而固定固定机构,而且竖杆与防震机构相互配合,将由外部或内部产生的震动或冲击的能量进行吸收削弱,增加装置的抗震性,而且便于进行安装车体其他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底盘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防震与阻尼材料结合的车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一些机械装置的生产成本越来越低,而且功能与性能也不断的提高,使得大部分人都能够进行使用和接受,汽车作为常见的代步运输工具,随着汽车厂商越来越多,而且汽车的产量也不断的增高,使得大部分家庭都能够承受的起,在汽车结构中,汽车的底盘影响着汽车载重量和稳定性,支撑着汽车的绝大部分的重量,而且影响着汽车使用的舒适度,具有一定的减震消音等功能。
市场上的车底盘减震抗震效果较差,不能够将能量进行有效的消散,大部分底盘只是将能量分散,而且稳定性与功能性差,存在防震效果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基于防震与阻尼材料结合的车底盘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防震与阻尼材料结合的车底盘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车底盘减震抗震效果较差,不能够将能量进行有效的消散,大部分底盘只是将能量分散,而且稳定性与功能性差,存在防震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防震与阻尼材料结合的车底盘结构,包括固定架、连接架和防护板,所述固定架前方设置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架后方安装有挡板,所述固定机构内部安装有防震机构,且固定架外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架设置于固定架一侧,且连接架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连接槽,所述防护板设置于连接架上方,且防护板一侧设置有缓冲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横杆、竖杆、固定块和固定槽,且横杆设置于固定架的前端,所述横杆之间连接有竖杆,且竖杆外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通过镶嵌设置有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竖杆通过横杆与固定架构成固定结构,且竖杆呈一条直线均匀分布于竖杆之间,而且固定槽的纵向中心线与固定块的纵向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防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聚氨酯缓冲块、不锈钢丝网和护网,且聚氨酯缓冲块设置于固定机构内部,所述聚氨酯缓冲块一侧设置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外部固定有不锈钢丝网,所述护网连接于固定架内部。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通过聚氨酯缓冲块与固定机构构成固定结构,且聚氨酯缓冲块呈一条直线均匀分布于固定机构内部,而且不锈钢丝网内壁与减震弹簧外壁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宽度与固定结构宽度相同,且防护板通过连接架与固定架构成固定结构,而且连接槽之间关于连接架的横向中心线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横杆与竖杆相互配合增加装置的稳定性,而且通过移动设置固定块,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通过固定槽进行固定,从而固定固定机构,而且竖杆与防震机构相互配合,将由外部或内部产生的震动或冲击的能量进行吸收削弱,增加装置的抗震性,而且便于进行安装车体其他部件。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防震机构,拖挂减震弹簧和不锈钢丝网配合,有效的削弱震动对车体造成的影响,增强车体使用的舒适度,而且在横杆连接处使用阻尼材料聚氨酯缓冲块进行固定,当发生震动等冲击时,有效的将机械振动能转变为热能,热能通过金属装置进行消散,而且具有良好的消音功能,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与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8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泵隔音罩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电源中转配电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