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采血试管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8074.4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9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任英莉;齐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英莉;齐春晓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采血 试管 收纳 装置 | ||
新型采血试管收纳装置,包括固定架、移动座、把手、固定柱,所述固定架外侧具有外框,外框顶部具有卡块,外框中部对称分布U型槽,外框内侧具有安置槽,安置槽内部均匀分布承接槽,所述移动座中部具有盖板,盖板外侧具有卡槽,盖板内部均匀分布管通孔,移动座外部均匀分布螺纹槽,所述把手内部具有卡块槽,把手端部对称分布光孔,所述固定柱端部具有螺纹柱,螺纹柱下部具有光轴,光轴底部具有端盖,螺纹柱依次插入光孔与螺纹槽内螺接,移动座与把手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血试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采血试管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进行血样采集后,需要将血样试管移送至检验科,传统的移动方法多为直接移动整个试管架,其运输较为不易,且安置时需要整体放置,容易在桌面上移动严重时发生滑落,结构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新型采血试管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采血试管收纳装置,包括固定架、移动座、把手、固定柱,所述固定架外侧具有外框,外框顶部具有卡块,外框中部对称分布U型槽,外框内侧具有安置槽,安置槽内部均匀分布承接槽,所述移动座中部具有盖板,盖板外侧具有卡槽,盖板内部均匀分布管通孔,移动座外部均匀分布螺纹槽,所述把手内部具有卡块槽,把手端部对称分布光孔,所述固定柱端部具有螺纹柱,螺纹柱下部具有光轴,光轴底部具有端盖,螺纹柱依次插入光孔与螺纹槽内螺接,移动座与把手连接。
所述移动座内部均匀分布管通孔,管通孔与承接槽配合形成收纳腔,血样试管置入收纳腔内卡接,卡槽与外框内侧卡接,卡块置入卡块槽内卡接,固定架底部与胶垫层胶合,胶垫层与桌面压合。
有益效果:
固定架外部对称分布U型槽,便于需要移动时将移动座向上推动,结构合理,螺纹柱插入光孔与螺纹槽内螺接,光轴与光孔配合,把手沿固定柱轴线转动,需要移动时,将把手转动立起拉动即可将移动座提起,血样试管顶部直径较管通孔直径大,可以卡接在移动座内,便于移动,结构合理,卡槽与外框内侧卡接,血样试管底部与承接槽压合,在需要固定时,转动把手时卡块置入卡块槽内即可,起到定位连接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共同承担水平面内因拉动或撞击等外部载荷造成的窜动力,且还可以防止把手对取用血样试管造成影响,结构合理,固定架底部与胶垫层胶合,固定架可以在采样室与化验室多个布置,在移动座移动后安置,胶垫层与桌面摩擦力较大,便于固定架的固定,减少摔落可能,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采血试管收纳装置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采血试管收纳装置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采血试管收纳装置移动座与把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采血试管收纳装置,包括固定架01、移动座02、把手03、固定柱04,所述固定架01外侧具有外框13,外框13顶部具有卡块14,外框13中部对称分布U型槽15,外框13内侧具有安置槽11,安置槽11内部均匀分布承接槽12,所述移动座02中部具有盖板21,盖板21外侧具有卡槽22,盖板21内部均匀分布管通孔23,移动座02外部均匀分布螺纹槽24,所述把手03内部具有卡块槽31,把手03端部对称分布光孔32,所述固定柱04端部具有螺纹柱42,螺纹柱42下部具有光轴41,光轴41底部具有端盖,螺纹柱42依次插入光孔32与螺纹槽24内螺接,移动座02与把手03连接。
所述移动座02内部均匀分布管通孔23,管通孔23与承接槽12配合形成收纳腔,血样试管置入收纳腔内卡接,卡槽22与外框13内侧卡接,卡块14置入卡块槽31内卡接,固定架01底部与胶垫层16胶合,胶垫层16与桌面压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英莉;齐春晓,未经任英莉;齐春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8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