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形步进电机对齐装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7795.3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9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冉光辉;罗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固维科(成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51223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代述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心 压板 底座 螺孔定位销 对齐 后端盖 前端盖 引导销 装配 定子安装通孔 本实用新型 转子 步进电机 生产效率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下 装配工装 螺纹孔 支撑板 适配 销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形步进电机对齐装配工装,包括底座、定子定心基座和压板,所述定子定心基座中部开设有定子安装通孔,所述定子定心基座下部两侧通过支撑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板设置在定子定心基座上方,所述压板下方竖直向下设置有压板引导销和前端盖螺孔定位销,所述定子定心基座上设置有与压板引导销相适配的销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后端盖螺孔定位销。其结构简单,方便工人操作,很好的实现了转子与定子前端盖、定子后端盖之间的定位、螺纹孔对齐和导向,装配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装配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形步进电机对齐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电机,是现代数字程序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执行元件,应用极为广泛。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圆形步进电机时步进电机的一种,外形为圆柱形,与方形步进电机相比,其具有用料更少,运行更加稳定等特点。圆形步进电机主要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定子总成、转子总成等部件,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前端盖、后端盖、定子总成、转子总成等部件进行装配,由于圆形步进电机的前端盖、后端盖、定子总成、转子总成外形均为圆形,装配时需要通过螺杆将其整体锁紧。现在常采用人眼观察的方式实现定子和前、后端盖的对齐装配。但是在装配时,常出现定子和前、后端盖的螺纹孔对齐同心度不够,位置偏差较大,导致螺丝锁紧时,需要反复调整位置等问题。即人眼观察对齐时,容易出现转子和定子的平行度不够,转子和前、后端盖的垂直度不够等问题,导致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发生摩擦,产生铁屑,进一步导致产品无法使用,报废率高质量问题。
所以设计一种方便操作、定位准确的圆形步进电机对齐装配工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圆形步进电机对齐装配工装,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其结构简单,方便工人操作,很好的实现了转子与定子前端盖、定子后端盖之间的定位、螺纹孔对齐和导向,装配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装配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形步进电机对齐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子定心基座和压板,所述定子定心基座中部开设有定子安装通孔,所述定子定心基座下部两侧通过支撑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板设置在定子定心基座上方,所述压板下方竖直向下设置有压板引导销和前端盖螺孔定位销,所述定子定心基座上设置有与压板引导销相适配的销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后端盖螺孔定位销。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安装通孔为与圆形步进电机外形相适配的圆形通孔,方便圆形步进电机的定子外壳直接放进定子定心基座的定子安装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下方设置有压板垫片,压板垫片位于压板下方,压板垫片为橡胶垫,可以避免压板与前端盖进行刚性接触,造成前端盖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垫片与压板固定连接,压板与压板垫片连为一体,避免压板垫片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垫片与压板中部均开设有转轴过孔,前端盖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即转子,转子伸出前端盖的一端为为外界连接的转轴,转轴高于前端盖,需要伸出压板,同时转轴过孔也便于转轴定位,即方便转子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引导销有四个,所述压板引导销与圆形步进电机前端盖上的安装孔相适配设置,所述前端盖螺孔定位销有与圆形步进电机前端盖上的固定螺孔相适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固维科(成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固维科(成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7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