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用电动吸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7695.0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5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贺亮;傅丹;李爱国;汤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科 用电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醉科用电动吸引器,包括电动吸引器上分别与贮液瓶及吸引器连接的第一吸引管、第二吸引管,还包括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底座、支架、绕线轴、转动块、定位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置绕线机构,通过将与外部吸引器连接的第二吸引管绕在绕线轴上,在使用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拉取合适长度,不需对电动吸引器进行搬运,降低电动吸引器的破损率,另外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设置定位件,在第二吸引管卷绕并收纳至绕线轴后,对绕线轴进行限位,防止第二吸引管产生松散现象,影响再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醉科用电动吸引器。
背景技术
电动吸引器是用于吸除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使手术清楚,减少污染机会。吸引器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这样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的效果,一般设有吸引器、吸引管、贮液瓶、负压装置及电控部件。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将电动吸引器移动至患者处,才能拉动吸引管及吸引器,对患者进行操作,电动吸引器在移动时,容易产生磕碰,导致部件损坏,另外对医务人员的操作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麻醉科用电动吸引器,它可以实现能够将与吸引器连接的第二吸引管卷绕在绕线轴上,实现收纳,在使用时,通过拉取合适长度,实现不移动电动吸引器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搬运电动吸引器造成的经济损失。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麻醉科用电动吸引器,包括电动吸引器上分别与贮液瓶及吸引器连接的第一吸引管、第二吸引管,还包括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连接在电动吸引器外壳上;
支架,所述支架由两个侧板及设于侧板上的顶板组成,所述支架上侧板竖直设于底座上;
绕线轴,所述绕线轴水平转动连接在支架的两个侧板上,其一端设有盲孔,其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部位的周面上设有盲孔形式的插孔,所述盲孔与插孔连通,所述第二吸引管一端插合在插孔内,其另一端环绕在所述绕线轴上且由顶板上穿过,对应的所述顶板上开有供第二吸引管自由通过的避空槽;
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在绕线轴穿出侧板一端上,其上设有与所述盲孔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吸引管插合在通孔内;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限制绕线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块上嵌装有滚动轴承,所述绕线轴端部插装在滚动轴承内。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轴位于两侧板之间部位上套装有两个挡圈。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轴由设于底板上的伺服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
槽轮,所述槽轮同轴固接在绕线轴上,其周面上沿其轴向阵列设有多个成周向分布的、凹陷的弧形槽;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接在支架上;
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竖直穿透固定板且能自由滑动;
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固接在滑动杆底端;
滚轮,所述滚轮通过安装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滚轮支架上;
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滑动杆上,其弹力方向的一端固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其另一端固接在所述滚轮支架上,其在自然状态下,驱动所述滚轮卡合在弧形槽内;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接在滑动杆另一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7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吊网床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免耕播种机的高压水射流越障开沟防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