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体式预置导丝中心静脉穿刺蓝空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47628.9 | 申请日: | 2019-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3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颜元清;张立贤;吴财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元清;张立贤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预置 中心 静脉 穿刺 蓝空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体式预置导丝中心静脉穿刺蓝空针,包括蓝空针、塑料隔层、安全阀、芯杆及导丝推送器,蓝空针包括针筒和注射器乳头,针筒内设有沿轴线设置有通孔的活塞和推拉杆,塑料隔层四周与针筒前端部内壁密封连接,塑料隔层前端面与针筒前端面之间留有缝隙,塑料隔层的外周部分设有连通孔;安全阀设置在塑料隔层内部的中心位置,安全阀两端面的中心处均设置有可供导丝穿过的孔隙;芯杆沿轴线设置成中空状且置于活塞及推拉杆的通孔内,芯杆一端固定连接至塑料隔层后端面;导丝推送器设于推拉杆的第二端,导丝推送器将导丝预推至安全阀的端面处;蓝空针及导丝推送器连接成一体,使得导丝可预置于蓝空针内,提高了穿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体式预置导丝中心静脉穿刺蓝空针。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各种危重病人的容量治疗、压力监测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肿瘤患者的长期输液、化疗、胃肠外营养、肾衰的临时透析以及经中心静脉临时起搏等。中心静脉穿刺也是临床医师必需掌握的技能。
目前的中心静脉穿刺针常用有两种:Y型针和直型蓝空针。
使用Y型针,虽然导丝至血管的距离较短,但由于Y型头的设计,不利于穿刺针斜面方向的调整(有时需斜面朝下时,Y型头朝下不方便改变穿刺针的角度与置入导丝);并且由于Y型头的设计,导丝较硬的刚性部分从Y型头置入主针管内时会有一定角度的折弯,导丝由于弹性势能将在主针管内贴壁,从而增大导丝推送或回退的阻力,不利于穿刺操作,容易导致穿刺针晃动致导丝置入失败,尤其是低血容量患者或儿童。
使用直型蓝空针虽然可克服Y型针的缺点,实现穿刺针斜面方向的任意调节,且不会存在导丝在主针管内贴壁的现象。但是导丝置入血管的距离较长(20-22cm),增加了因穿刺针移位而导致导丝置入失败的可能性。并且,导丝不能预置在靠近近心端的位置(导丝越过安全阀将会导致血液流出及空气进入)。同时,部分型号的导丝推送器不能预置在蓝空针推拉杆柄上,临床操作时通常是等穿刺针回抽到血后,再将导丝推送器连接在蓝空针推拉杆后端,这既耽误时间又增加穿刺针移位导丝置入失败的几率。并且,蓝空针推拉杆的内径与金属芯杆的内径不一致,导丝由推拉杆后端置入时可能在推拉杆与芯杆连接处发生卡顿影响导丝置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体式预置导丝中心静脉穿刺蓝空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至少提出的问题之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连体式预置导丝中心静脉穿刺蓝空针,包括:
蓝空针,所述蓝空针包括针筒和注射器乳头,所述针筒内设置有活塞和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塞的端面,所述推拉杆的第二端伸出于针筒,所述活塞及推拉杆均沿轴线设置有通孔;
塑料隔层,所述塑料隔层固定设置在针筒的前端部,塑料隔层的四周与针筒的内壁密封连接,塑料隔层的前端面与针筒的前端面之间留有缝隙,塑料隔层的外周部分设置有连通注射器乳头与针筒的连通孔;
安全阀,固定设置在塑料隔层内部的中心位置,安全阀两端面的中心处均设置有可供导丝穿过的孔隙;
芯杆,沿轴线设置成中空状,所述芯杆置于活塞及推拉杆中心的通孔内,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塑料隔层的后端面;
导丝推送器,设置于推拉杆的第二端,导丝推送器将导丝推送至依次穿过推拉杆的通孔以及芯杆,使得导丝预置于安全阀的端面处;
所述推拉杆、活塞、芯杆、安全阀以及注射器乳头的中心线共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丝推送器包括后导引通道以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槽和导丝助推滚轮,所述驱动槽与推拉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导丝助推滚轮转动设置于驱动槽上,导丝依次经过后导引通道、导丝助推滚轮的上方以及推拉杆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元清;张立贤,未经颜元清;张立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7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