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道式电梯自救脱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7381.0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9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锋;何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晓锋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5/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汪祖乐;邵栋 |
地址: | 2016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道 电梯 自救 脱困 装置 | ||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道式电梯自救脱困装置,包括:自救钢丝绳导向轮组、自救钢丝绳、自救钢丝绳卷筒、自救钢丝绳配重、自救钢丝绳配重限位板、蜗轮蜗杆和平层插销装置,所述自救钢丝绳卷筒固定在轿厢上方,所述蜗轮蜗杆设置在轿厢内,并通过传动机构与自救钢丝绳卷筒连接,以使蜗轮蜗杆控制自救钢丝绳卷筒转动,所述自救钢丝绳导向轮组固定在井道顶部,所述自救钢丝绳挂设在自救钢丝绳导向轮组上,一端绕设在自救钢丝绳卷筒上,另一端与自救钢丝绳配重连接,所述平层插销装置设置在轿厢上,用于在轿厢平层时将轿厢固定在当前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电梯被困人员自救脱困,具有突出的技术进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井道式电梯自救脱困装置。
背景技术
按照建筑规范,七层或以上的高层建筑物,例如住宅楼宇和办公楼宇等,应当安装电梯。这种在住宅或办公楼宇中安装的通常是一种井道式电梯,主要用于垂直方向楼层之间人员或货物的输送。另外,还有一种低层电梯,主要供私人使用,例如别墅电梯,这种电梯通常2-6层,也采用井道式布局。而作为当前人们出行所必需交通工具--电梯来说,电梯在为人们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电梯故障及困人的问题则是人们需要高度重视的安全隐患问题,轻则延误时间或商机,重则造成受伤与伤亡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井道式电梯通常包括井道,轿厢,对重,曳引机,钢丝绳,以及轿厢滑轮、对重滑轮,矗立在井道中的轿厢导轨、对重导轨等。通常情况下曳引机固定在井道顶部,钢丝绳缠绕在对重,曳引机,轿厢之上,曳引机作为动力源拖动钢丝绳带动轿厢升降,对重用于平衡轿厢的重量从而达到节能的作用。
电梯本身作为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其长期运行升降过程中,难免存在会有故障情况发生。正常情况下,当轿厢到达某一楼层停止时,轿门开启,轿厢地板应该与楼层地面平齐,即平层,以方便乘用人进出轿厢。但是当电梯运行当中遇到故障,例如停电,或者其他故障导致曳引机保护性抱闸等,电梯轿厢很可能急停在电梯井道的非平层区,即停留在楼层之间。而电梯故障发生带来的后果则通常是:上下不得,困于轿厢里面的人员只能需等待电梯专业人员赶来救援,无法自行施救。如果轿厢内部人员不能与外部救援人员取得联系,往往造成外部人员施救的不及时,这给电梯乘员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即便轿厢内部人员打开轿厢门自救,由于轿箱停留在楼层之间,电梯乘员面对的是井道,很容易跌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置,在电梯发生故障不平层的情况下,轿厢被困人员可以自助脱困。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道式电梯自救脱困装置,所述井道式电梯自救脱困装置包括:自救钢丝绳导向轮组、自救钢丝绳、自救钢丝绳卷筒、自救钢丝绳配重、自救钢丝绳配重限位板、蜗轮蜗杆和平层插销装置,所述自救钢丝绳卷筒固定在轿厢上方,所述蜗轮蜗杆设置在轿厢内,并通过传动机构与自救钢丝绳卷筒连接,以使蜗轮蜗杆控制自救钢丝绳卷筒转动,所述自救钢丝绳导向轮组固定在井道顶部,所述自救钢丝绳挂设在自救钢丝绳导向轮组上,一端绕设在自救绳卷筒上,另一端与自救钢丝绳配重连接,形成定滑轮系统,所述自救钢丝绳配重限位板固定在井道内的所述自救钢丝绳配重的上方,用于限制自救钢丝绳配重的上移位置,所述平层插销装置设置在轿厢上,用于在轿厢平层时将轿厢固定在当前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晓锋,未经周晓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7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可用的自动皮带扣及皮带
- 下一篇:全自动螺纹钢锚杆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