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体拉伸板样品制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6056.2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2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褚卫峰;黄友龙;张明;吴云云;张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长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00 | 分类号: | B26D11/00;B26D1/06;B26D1/15 |
代理公司: | 32329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芹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拉伸 切刀组 样品制样机 拉伸板 机箱 切割 本实用新型 下落通道 板切割 出料筒 进料口 工作效率 切割刀片 上下两端 依次设置 两组 切刀 连通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体拉伸板样品制样机,一种弹性体拉伸板样品制样机,包括机箱、集中下落通道和出料筒组成,所述集中下落通道的上下两端分别用于连通机箱和出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方的机箱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切刀组和第二切刀组。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体拉伸板样品制样机,弹性拉伸板在经过第一切刀组时,两组切割刀片相对转动切割下把弹性拉伸板切割成条状,然后弹性拉伸板再经过第二切刀组,在两个切刀的切割下把弹性拉伸板切割成块状,以满足样品的制作需求,能够使切割后的样品大小更均匀,节省一定的劳动力,且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样品制样机,具体为一种弹性体拉伸板样品制样机。
背景技术
弹性体拉伸板在生产过后通常都是体积较大的,在制作一些样品时需要对大块的弹性体拉伸板进行分切,把其分割成若干个样品来进行展示或进行实验测试。
目前现有的大多是通过人工来进行剪切,剪切时不便于对剪切的尺寸进行控制,容易导致裁剪出的样品大小不一,且操作较为麻烦,耗费体力。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弹性体拉伸板样品制样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体拉伸板样品制样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体拉伸板样品制样机,包括机箱、集中下落通道和出料筒组成,所述集中下落通道的上下两端分别用于连通机箱和出料筒,所述机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方的机箱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切刀组和第二切刀组,所述第一切刀组包括两根旋转轴、若干切割刀片和两组规格相同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切刀组包括两块切刀、两个切刀定位板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切刀组中的两组刀具的对称中心和第二切刀组中的两组刀具的对称中心均落在出料筒下方的延伸面上,所述出料筒的进口端与集中下落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出料筒内设置有铰龙杆,所述铰龙杆的一端穿过出料筒与一个第三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外接第一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机通过外接第三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机箱的箱壁固定,所述旋转轴的表面等距固定着若干切割刀片,两个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电机的输出转轴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切刀定位板相对设置且与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两个切刀相对设置并分别置于两个切刀定位板的顶端,所述切刀两侧的内部均滑动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切刀定位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四个凸轮和四个第二电机,四个所述凸轮分别置于两个切刀相背一侧的两端,四个所述第二电机分别固定设置在切刀定位板的底端,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切刀定位板与凸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外接第二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切刀和切刀定位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机箱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筒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出料筒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弹性体拉伸板样品制样机,弹性拉伸板从进料口进入,经过第一切刀组时,在两组切割刀片相对转动切割下把弹性拉伸板切割成条状,然后弹性拉伸板再经过第二切刀组,第二电机工作带动凸轮发生转动,当凸轮的凸起处转动至与切刀相接触时,会推动两个切刀相对运动,在两个切刀的切割下把弹性拉伸板切割成块状,以满足样品的制作需求,能够使切割后的样品大小更均匀,节省一定的劳动力,且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长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长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6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固化片裁切装置
- 下一篇:自动冲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