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粘度原料专用加料方槽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4932.8 | 申请日: | 2019-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5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坤;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索孚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出料管 大粘度原料 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 固定连通 塑料软管 上表面 支撑柱 阀门 通管 连通 快速拆装 快速接头 设计结构 加料 齿轮泵 进料管 内底壁 底端 底面 方槽 内壁 镶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粘度原料专用加料方槽,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柱,固定座的上方放置有反应釜,每个支撑柱的上表面均与反应釜的底面固定连接,反应釜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一通管,第一通管的内壁固定连通有第一出料管,第一出料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阀门,第一出料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第二阀门,第一出料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快速接头,反应釜的下方放置有齿轮泵。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够将大粘度原料输入进塑料软管中,实现了对大粘度原料的输送,能够将第二出料管与塑料软管进行快速拆装,能够将输入进第一出料管中的大粘度原料通过进料管输入进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料方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粘度原料专用加料方槽。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润滑剂生产领域,在生产润滑剂产品时需要用到各种类型化工原料,包括流动性好的液态型原料,可以直接用齿轮泵抽入反应釜中,非常便捷,还有在常温下粘度很大的液态型原料,齿轮泵不易抽入反应釜中。
传统方法是将方槽埋入地下,方槽上边沿和地面持平,将方槽下部出料口和泵入口用管道连接,方槽里先抽入一部分流动性好的原料,再倒入大粘度原料,搅拌后用齿轮泵抽入反应釜中,这样操作工人容易坠落方槽里面,造成危险;再就是方槽出口低于抽料齿轮泵,最后留一部分原料在方槽里面,达不到产品所需要的性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大粘度原料专用加料方槽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粘度原料专用加料方槽。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粘度原料专用加料方槽,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柱,所述固定座的上方放置有反应釜,每个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均与反应釜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一通管,所述第一通管的内壁固定连通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出料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快速接头,所述反应釜的下方放置有齿轮泵,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远离第一出料管的一端贯穿齿轮泵并延伸至反应釜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外表面与齿轮泵的内壁固定连通,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的内壁固定连通有塑料软管,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腿,所述固定座的上方放置有加料方槽,每个所述支撑腿的上表面均与加料方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加料方槽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二通管,所述第二通管的内壁固定连通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远离加料方槽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出料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快速接头,所述塑料软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与第二快速接头的内壁固定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管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第一出料管的水平长度值,且第一出料管位于第一通管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大粘度原料专用加料方槽能够使大粘度原料进行更好的输送,能够避免第一通管发生堵塞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管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第二出料管的水平长度值,且第二出料管位于第二通管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大粘度原料专用加料方槽能够使大粘度原料进行更好的输送,能够避免第二通管发生脱落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下方放置有相对称的万向轮,每个所述万向轮的上表面均与固定座的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大粘度原料专用加料方槽能够有效的将固定座进行移动,能够提升固定座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索孚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索孚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4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原料加料口
- 下一篇: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高效合成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