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水排放消能消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3611.6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雷明;李文静;张军;王炜;王志飞;王健;朱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楠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王海骏;蒋芳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放 消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水排放消能消音装置,包括接续管;接续管内设有一级消能板和二级消能单元;一级消能板开有多个过水孔;二级消能单元包括多个二级消能板;多个二级消能板从上到下交错设置;二级消能板与接续管的内壁固连;尾水经过两级消能后,流速低,对受纳水体的冲击力小,之后再排入受纳水体中,不仅对河床的破坏小、不易产生泡沫、排放声音小而且使用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通用性高;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尾水排放消能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经污水厂处理后的尾水流进清水池后,由尾水排放总管直接排入受纳水体中或者先由清水池的尾水排放总管排入尾水排放渠,再由尾水排放渠排入受纳水体中,采用前一种排放方式时,由于尾水排放总管的出水口距离受纳水体有一定高度,导致尾水在排放时会对受纳水体造成一定的冲击,不仅会破坏河床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和较大的排放声音,从而引起视觉和听觉上的不适;采用后一种排放方式时,由于建设尾水排放渠需要较好的地理条件,所以通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尾水排放消能消音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尾水排放消能消音装置,其中,包括固连于尾水排放总管上的接续管;所述接续管一端与所述尾水排放总管的出水端固连,一端伸入受纳水体的水面下;所述接续管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级消能板和二级消能单元;所述一级消能板与所述接续管的内壁固连;所述一级消能板开有多个供尾水通过的过水孔;所述二级消能单元包括多个未将所述接续管完全堵住的二级消能板;多个所述二级消能板从上到下交错设置;所述二级消能板与所述接续管的内壁固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尾水排放消能消音装置,其中,所述二级消能单元在所述接续管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尾水排放消能消音装置,其中,多个所述透水孔在所述一级消能板上均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尾水排放消能消音装置,其中,所述接续管为圆管;所述二级消能单元包括两个所述二级消能板;所述二级消能板为大半圆形;所述二级消能板的侧弧面与所述接续管的内壁采用焊接方式固连;所述二级消能板的侧平面与所述接续管的内壁形成供所述尾水通过的过水口;两个所述过水口完全不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尾水排放消能消音装置,其中,所述接续管内还转动设置有消能轮;所述消能轮设于所述受纳水体的水面和位于最底层的所述二级消能板之间;所述消能轮包括横向的转轴和多个用于承接所述尾水的辐板;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接续管转动连接;所述辐板一端与所述转轴固连;多个所述辐板沿所述转轴周向均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尾水排放消能消音装置,其中,所述一级消能板为圆形;所述一级消能板的侧弧面与所述接续管的内壁采用焊接方式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尾水流入清水池后,经尾水排放总管进入接续管内,先受到一级消能板的阻碍进行一级消能,流速降低,再经过水孔到达二级消能单元处,受到二级消能板的阻碍进行二级消能,流速再次降低,之后,被排入受纳水体中;尾水经过两级消能后,流速低,对受纳水体的冲击力小,之后再排入受纳水体中,不仅对河床的破坏小、不易产生泡沫、排放声音小而且使用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通用性高;接续管的一端伸入收纳水体的水面下,降低了尾水对受纳水体的冲击,降低了对河床的破坏、产生泡沫的可能性和排放声音;一级消能板设于二级消能单元的上方,进入接续管内的尾水全部经一级消能板进行一级消能后才会到达二级消能单元处,对一级消能板的利用率高,消能效果好;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楠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楠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3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