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升降电动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42387.9 | 申请日: | 2019-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5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单华锋;怀群良;周擎;张佳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19/04 | 分类号: | A47C19/04;A47C1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31316 | 代理人: | 陆晨 | 
| 地址: | 314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升降 电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节升降电动床,包括:床体、底座、驱动电机和升降组件;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床体相互平行,所述底座和所述床体通过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床体相对于所述底座升降;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可滑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枢轴连接形成X形,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床体通过所述可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床体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可滑动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升降电动床,实现无级垂直升降,不使用床脚配置时,运动机构也不会超出床最底面,减少装箱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升降电动床。
背景技术
现今电动床行业内,客户对床垫的厚度、整床的高度提出了更多个性化的需求,常见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安装不同高度的床脚或将固定床脚换成可升降床脚,来调节整床的高度。正常情况下,订单内配备的床脚均为标准化部件,如果客户提出更换其他高度的床脚,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成本,且操作不便。在安装完成后,如果再想调节床脚高度,需要抬起床架更换,床架重量较重,不易更换。而将固定床脚换成可升降的床脚,床脚受力较差,床脚之间既不能分担受力,也起不到互相支撑的作用,容易产生晃动,任一床脚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床体倾斜,且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联动机构复杂、成本高,复杂的机构损耗了部分动力,对驱动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动床床体上升后相对于底部产生位移,易夹到用户的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升降电动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床升降过程中床体相对于底座有水平位移,出现夹手、碰撞周围物体,以及脚部偏软、受力较差等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升降电动床,包括:床体、底座、驱动电机和升降组件;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床体相互平行,所述底座和所述床体通过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床体相对于所述底座升降;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可滑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枢轴连接形成X形,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床体通过所述可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床体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可滑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和所述第二支撑管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五支撑管、第六支撑管,所述第五支撑管和所述第六支撑管相互平行;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管和所述第五支撑管枢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和所述第六支撑管枢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还包括:第三支撑管、第四支撑管,所述第三支撑管和第四支撑管相互平行,所述第三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连接,所述第四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第七支撑管、第八支撑管,所述第七支撑管和所述第八支撑管相互平行,所述第七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支撑管、所述第六支撑管连接,所述第八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支撑管、所述第六支撑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滑动组件包括:第一可滑动组件、第二可滑动组件、第三可滑动组件、第四可滑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可滑动组件和所述第二可滑动组件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并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可滑动组件和所述第四可滑动组件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并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可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三可滑动组件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可滑动组件与所述第四可滑动组件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可滑动组件、所述第二可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三可滑动组件、所述第四可滑动组件位于不同水平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可滑动组件、所述第二可滑动组件、所述第三可滑动组件和所述第四可滑动组件所在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床体枢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支撑管枢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23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逃生器
- 下一篇:一种窑炉余热梯级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