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ICC三通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1939.4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闫巧云;贺亚楠;刘同欣;杨娜;蔡碧琴;姜文清;赵佳华;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龚英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icc 三通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PICC三通固定器。它包括柔性底垫、固定器软垫层和2个固定带,所述固定器软垫层固定在所述柔性底垫的顶部中间,所述柔性底垫顶面两侧分别设有1个固定件,2个所述固定带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器软垫层的两侧,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柔性底垫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固定器软垫层与一个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越过所述固定器软垫层后与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相连,所述固定带的中间设有镂空固定孔;所述柔性底垫的底面设有第一黏贴层,所述第一黏贴层上设有第一易撕贴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固定装置,特别是公开一种PICC三通固定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对于PICC连接的三通常常采用胶布进行高举平台法固定,存在以下问题:1.固定不牢,难以抵挡患者体位变化导致的拖拽,有导管滑脱的风险;2.胶布不透明,固定以后不易观察三通与PICC的连接情况,接头易松动脱落,而不能及时发现和预防;3.现有的固定法,由于三通与患者皮肤之间没有阻隔,且三通形状不规则,一旦受压,易产生皮肤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利于观察、使用安全、防止PICC三通管道滑脱的PICC三通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ICC三通固定器,包括柔性底垫、固定器软垫层和2个固定带,所述固定器软垫层固定在所述柔性底垫的顶部中间,所述柔性底垫顶面两侧分别设有1个固定件,2个所述固定带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器软垫层的两侧,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柔性底垫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固定器软垫层与一个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越过所述固定器软垫层后与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相连,所述固定带的中间设有镂空固定孔;所述柔性底垫的底面设有第一黏贴层,所述第一黏贴层上设有第一易撕贴膜。
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黏贴层,所述固定带的连接端通过第二黏贴层黏贴在所述柔性底垫上,所述第二黏贴层上设有第二易撕贴膜。
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扣和与所述第一固定扣相配合固定的第二固定扣,所述第一固定扣固定在所述柔性底垫上,所述第二固定扣固定在所述固定带的连接端上,所述固定带的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扣与所述第一固定扣相连。
所述固定件包括环扣、自粘搭扣,所述环扣固定在所述柔性底垫上,所述自粘搭扣固定在所述固定带的连接端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带的连接端穿过所述环扣后、通过翻折和自粘搭扣与所述环扣相连固定。
所述柔性底垫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
所述固定器软垫层为纱棉层。
所述柔性底垫的长度为8-9cm,宽度为4-5cm。
所述固定器软垫层为圆形,直径为2-3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带的镂空固定孔,在方便固定PICC三通管道的同时,可使得PICC三通管道暴露于视野下,利于观察三通连接处有无松动和滑脱,观察PICC外露管道有无折叠情况;同时通过US噢书柔性底垫和固定器软垫层可以实现保护皮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柔性底垫;101、第一黏贴层;102、第一易撕贴膜;103、气孔;
2、固定器软垫层;
3、固定带;301、固定端;302、连接端;303、镂空固定孔;
4、固定件;401、第二黏贴层;402、第二易撕贴膜;403、环扣;404、自粘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19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疝气补片表面涂层的涂覆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活塞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