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X射线调控单毛细管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1736.5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8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张爽;朵竹喧;刘志国;袁明年;叶磊;王浩然;孟昭莹;向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辐射中心 |
主分类号: | G21K1/06 | 分类号: | G21K1/06 |
代理公司: | 51241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棒 初级预制棒 单毛细管 透镜 本实用新型 组合式 开孔 二次曲线方程 纵向延伸方向 调控极限 外形轮廓 正圆形 等径 低端 调控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X射线调控单毛细管透镜,由初级预制棒和次级预制棒组成;初级预制棒和次级预制棒的形状都为横截面为正圆形,纵向延伸为等径的形状。次级预制棒插入初级预制棒的开孔,次级预制棒的顶端和低端都封住初级预制棒开孔形成组合式预制棒,组合式预制棒拉制成横截面为圆形,纵向延伸方向的外形轮廓满足二次曲线方程的单毛细管透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易于制造、成本低,且在保持刚度的同时显著提高单毛细管的调控极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细管透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X射线调控单毛细管透镜。
背景技术
X射线波长短、穿透能力强、折射率近似为1,故不能像可见光一样利用普通光学透镜折射聚焦,需要使用特定的光学元件对其进行聚焦。X射线聚焦元件主要有:波带片、复合折射透镜、K-B镜等。其中重要光学元件有一种是单毛细管透镜。
用于X射线聚焦的毛细管使用玻璃制成,内径很小。由于其很细小,在做好其结构和功能的同时,其刚度大大限制了其制作的尺寸和聚焦能力。
以椭球镜X射线聚焦毛细管玻璃为例,通常设计的内半径在100μm到500μm之间,长为10cm左右,毛细管的内外径比例固定,通常比例为1:10—1:20左右,所以其实际研制的单毛细管X光透镜的外形尺寸是被限制在1—10mm左右的。
因此,如何在保证单毛细管X光透镜的刚度的前提下,有效缩小其内径尺寸,将会显著提升X射线毛细管透镜的应用潜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X射线调控单毛细管透镜,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X射线调控单毛细管透镜,由初级预制棒1和次级预制棒2组成;
初级预制棒1和次级预制棒2高度相同,初级预制棒1和次级预制棒2的形状都为横截面为正圆形,纵向延伸为等径的形状。
初级预制棒1和次级预制棒2的上下两端的中心位置都设有开孔;初级预制棒1的开孔直径等于次级预制棒2横截面正圆形的直径;
所述次级预制棒2插入初级预制棒1的开孔,次级预制棒2的顶端和低端都封住初级预制棒1开孔形成组合式预制棒3,组合式预制棒3拉制成横截面为圆形,纵向延伸方向的外形轮廓满足二次曲线方程的单毛细管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X射线调控单毛细管透镜的外轮廓形状为椭球型、抛物线型、锥形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单毛细管透镜最粗部分的内径为100um,外径为5mm—9mm;最细部分内径为8um,最细部分相对应的外径为1.5-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易于制造、成本低,且在保持刚度的同时显著提高单毛细管的调控极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制备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毛细管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并列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X射线调控单毛细管透镜,制备流程如下
为了拉制次级预制棒2,本实用新型选用了单毛细管玻璃拉制机器进行制备,制备过程中,初级预制棒1悬挂在拉制机器的控制装置上,然后控制装置将初级预制棒1精准的送进指定温度的加热炉中,通过PID调节,拉制出横截面为正圆形,纵向延伸为等径的次级预制棒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辐射中心,未经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辐射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1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医用衰变池
- 下一篇:加油机组件、油气回收变频泵组件和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