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智能晨检机器人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1432.9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9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肖湘江;税海涛;刘荣;王辉赞;黄卓雄;张冠勇;陈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00;G01G19/50;G01N15/06;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晴岚***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智能 机器人 终端 | ||
1.一种多功能智能晨检机器人终端,用于与云服务器端及远程工作站通讯连接,所述机器人终端包括底座、机器人主体、机器人头部,其特征在于,
底座,包括底座板、体重秤、定位座和两两对称设置的四个搬运槽,所述体重秤和所述定位座分别设于所述底座板上表面两端,所述体重秤和所述定位座之间的所述底座板设有结构加强件,四个所述搬运槽分设于所述底座板左右两侧边缘的下表面且并不贯通至其上表面;
机器人主体,下端镶嵌于所述定位座内,上端设置椭圆卡口,所述椭圆卡口预埋螺母和盲孔;
机器人头部,包括头部壳体、头部后盖、交互面板模块、控制板模块和口腔测温模块;所述头部壳体与所述头部后盖配合连接形成头部收容空间,所述头部壳体设有供所述交互面板模块镶嵌安装的孔框以及与所述机器人主体配合连接的卡槽和通孔;所述交互面板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交互记录,并将所述交互记录存储于所述云服务器端;所述控制板模块置于所述头部收容空间内,用于与所述云服务器端及所述工作站通讯连接,分析信号并控制、处理;所述口腔测温模块设于所述机器人头部,用于测量用户体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晨检机器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面板模板包括触摸屏、屏幕支架、液晶屏、主控转接板和头部摄像头;所述触摸屏、所述屏幕支架、所述液晶屏、所述主控转接板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触摸屏胶粘于所述屏幕支架,所述液晶屏通过限位套和安装螺栓固定于所述屏幕支架;所述头部摄像头镶嵌于所述屏幕支架,用于获取用户图像并传输至所述主控转接板,所述主控转接板用于提供电源、信号转接,信号分析、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晨检机器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测温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体温计组、红外测距模块、温度补偿模块、数值比较模块;所述体温计组包含三个体温计,用于测量用户口腔体温;所述红外测距模块用于测量待测人脸至其检测信号的距离;所述温度补偿模块内设与不同距离相适应的补偿模式;所述数值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并选取三个所述体温计中测得的体温最大值发送至所述交互面板模块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晨检机器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测温模块还包括检测面板、卡套、控制电路板和安装压板;所述检测面板通过所述卡套配合防松螺栓夹持于所述机器人头部;所述检测面板上设置供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体温计镶嵌安装的特征结构,所述红外测距模块、所述温度补偿模块和所述数值比较模块皆集成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三个所述体温计在所述安装压板卡位下装配成所述体温计组,并固定于所述检测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晨检机器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测温模块还包括口腔摄像头和补光灯;所述口腔摄像头与所述远程工作站及所述云服务器端相互连接,物理位置与所述体温计组相邻设置;所述补光灯设于所述口腔摄像头两侧,在用户张嘴口腔测温的同时,获取口腔图像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至所述云服务器端,所述云服务器端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并进行格式转换后分发给所述远程工作站,所述远程工作站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识别算法进行识别疱疹,再把识别结果反馈给所述云服务器端,所述云服务器端将结果传输至所述交互面板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晨检机器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模块包括:
主体控制板,根据数据下载请求从所述云服务器端获取多媒体数据、用户个人信息及交互记录生成用户的匹配信息、传输环境参数和评价结果以及根据用户图像信息计算得出用户身高信息;
环境监测板,集成高精度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对环境实时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并传输至所述主体控制板;
支座板,用于提供所述主体控制板与所述环境监测板的固定安装平台;
所述主体控制板、所述环境监测板、所述支座板两两通过尼龙柱间隔支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晨检机器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板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和卡线孔,装配过程中线路从所述通孔穿过并置于所述卡线孔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14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