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加工用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1197.5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6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敏;李卫彬;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圣力智能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6 | 分类号: | B23Q1/76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金***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环 可上下移动 支撑座 顶轴 底座 本实用新型 用定位装置 定位效果 对称设置 工件安装 工件加工 支撑工件 支撑滚轮 车加工 长管 长轴 省时 下端 有压 省力 保证 加工 | ||
床身上的底座以及与底座连为一体的定位环,定位环内的下部设置有用以支撑工件并可上下移动的支撑座,支撑座上部对称设置有一对支撑滚轮;定位环内的上部中间安装有用以向下顶着工件并可上下移动的顶轴,顶轴下端设置有压轮。本实用新型车加工用定位装置使用方便,定位效果好,能够保证长轴或者长管类工件加工时的稳定性,保证加工精度;同时降低工件安装难度,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加工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机的体积较大,连铸机上需要使用到很多尺寸较大的长轴或者长管类部件,这些长轴或者长管类工件在车床上加工时,单单依靠车床主轴上的卡盘是不足以固定住工件的,因此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支撑件来固定住工件远离卡盘一端;目前所使用的一些辅助支撑件由于结构过于简单,稳定性较差,工件在加工时没有得到稳定的定位,容易产生晃动,导致加工精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定位效果好的车加工用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车加工用定位装置,包括用以安装在车床床身上的底座以及与底座连为一体的定位环,定位环内的下部设置有用以支撑工件并可上下移动的支撑座,支撑座上部对称设置有一对支撑滚轮;定位环内的上部中间安装有用以向下顶着工件并可上下移动的顶轴,顶轴下端设置有压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包括上半环和下半环,所述下半环与底座连为一体,上半环和下半环其中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锁紧机构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内的下部开设有用以安装支撑座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侧开设有竖向导轨,所述支撑座两侧开设有与竖向导轨配合的竖向导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沿竖向穿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端连接于支撑座底部并可相对支撑座转动;底座内还安装有外套在第一螺杆上的螺套,所述螺套外周部设置有涡轮部;所述底座内沿横向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螺套的蜗轮部配合的蜗杆部,转轴其中一端由底座侧面穿出并设置有第一手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顶部中间沿竖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下端与顶轴上端连接并可相对顶轴转动;所述顶轴侧面沿竖向开设有限位直槽,定位环上部正面穿设有用以锁紧顶轴的限位螺钉,限位螺钉朝内一端陷入限位直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车加工用定位装置使用方便,定位效果好,能够保证长轴或者长管类工件加工时的稳定性,保证加工精度;同时降低工件安装难度,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车床床身、200-底座、210-第一螺杆、220-螺套、221-涡轮部、230-转轴、231-蜗杆部、232-第一手轮、240-轨道槽、300-定位环、310-支撑座、311-支撑滚轮、320-顶轴、321-压轮、322-限位直槽、330-上半环、331-上固定座、340-下半环、341-下固定座、342-转动螺栓、343-锁紧螺母、350-安装槽、351-竖向导轨、360-第二螺杆、361-第二手轮、370-限位螺钉、400-工件、500-压板、51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圣力智能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圣力智能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11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