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铅电解自动清理槽内阳极泥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0736.3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3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大;江少杰;王智;唐贻发;张雷;钱冬枝;江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1/18 | 分类号: | C25C1/18;C25C7/06 |
代理公司: | 34139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泥 清泥机构 真空泵 受液 本实用新型 水汽分离器 自动清理 抽气管 导泥管 电解槽 铅电解 进气口 开车 管道连接 缓冲槽体 一端连接 控制器 水汽 出气端 进气端 排泥管 清理槽 污泥泵 压滤器 掏槽 连通 停车 抽出 达标 劳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铅电解自动清理槽内阳极泥的装置,针对铅电解频繁停车清理阳极泥导致开车率不高、产量低、开车第一周期指标不达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清泥机构、电解槽,所述清泥机构包括受液箱,受液箱的左侧上部连通有抽气管,抽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真空泵的进气端,真空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汽分离器的进气口,所述清泥机构的上部固定有导泥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真空泵、受液箱、导泥管、掏槽器、排泥管、缓冲槽体、污泥泵、压滤器和水汽分离器的设置,不仅能够自动清理电解槽内的阳极泥,且抽出的阳极泥和水汽能够得到处理,从而将阳极泥变现,降低了清理槽底阳极泥的劳动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电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铅电解自动清理槽内阳极泥的装置。
背景技术
铅电解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阳极泥脱落至槽内,当阳极泥接触到极板时发生短路,影响生产,铅电解槽大多为钢筋混凝土单个预制,内衬3mm的软聚氯乙烯塑料,并未有放液孔。铅电解一般在生产3-5月后对系统电解槽进行退槽整体清理,从开始退槽到清理结束再到装槽结束正常生产一般需要20天左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前期(2-4天)析出铅质量一般不达标,对生产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清理过程一般为人工清理,劳动负荷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铅电解自动清理槽内阳极泥的装置,解决了铅电解频繁停车清理阳极泥导致开车率不高、产量低、开车第一周期指标不达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铅电解自动清理槽内阳极泥的装置,包括清泥机构、电解槽,所述清泥机构包括受液箱,受液箱的左侧上部连通有抽气管,抽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真空泵的进气端,真空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汽分离器的进气口,所述清泥机构的上部固定有导泥管,导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掏槽器,掏槽器的进泥端伸入电解槽内,所述受液箱的下部固定有排泥管,排泥管的下方设有缓冲槽体,所述缓冲槽体的一侧设有污泥泵,污泥泵的进料端连接有伸入缓冲槽体内的吸泥管,污泥泵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压滤器,所述受液箱内滑动配合有刮泥环,刮泥环上固定有上端穿出受液箱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向右横向弯折并固定有竖向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下端贯穿支撑腿并啮合有齿圈,所述齿圈内固定有转动安装在支撑腿与受液箱之间的转动杆,转动杆的右端传动连接有固定于支撑腿上的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上固定有电源和控制器,电源带有电源线并位于控制器的上方,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真空泵、水汽分离器、压滤器、污泥泵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位于刮泥环的内侧,且升降杆的下端直径逐渐变大。
优选的,所述受液箱的顶面设有人孔,且排泥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上设有与齿条匹配的安装孔,且齿条滑动配合于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掏槽器的进泥端与电解槽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4毫米。
优选的,所述受液箱的顶面设有与升降杆匹配的矩形孔,且升降杆的滑动密封于矩形孔内,升降杆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受液箱的右侧设有与转动杆匹配的安装槽,且转动杆的一端转动配合于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器、真空泵、受液箱、导泥管、掏槽器、排泥管、缓冲槽体、污泥泵、压滤器和水汽分离器的设置,不仅能够自动清理电解槽内的阳极泥,且抽出的阳极泥和水汽能够得到处理,从而将阳极泥变现,降低了清理槽底阳极泥的劳动负荷,缩短人工清理时间,另外,通过驱动电机、齿圈、齿条、升降杆和刮泥环的设置,能够很方便的将附着在受液箱内壁上污泥刮下,清理方便,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泥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0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半胱氨酸生产用电解槽
- 下一篇: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