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补装置内部传输信息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0152.6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6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嘉纯;张光明;刘洋;李卫军;杨兴举;王佑民;王建军;杨建宇;王体辉;徐洲;王红军;魏绘敏;唐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英泰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驻马店市华宇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器 电光转换电路 接收器 控制器 脉冲板 传输信息控制 电信号输出端 串补装置 电源模块 电子开关控制器 串联补偿装置 电信号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 电子开关 工作电源 光纤连接 两端电压 使用寿命 电连接 输出端 通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补装置内部传输信息控制系统,包括有串补控制器、电光转换电路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电光转换电路包括有转换器、接收器和脉冲板,所述转换器的电信号输入端与串补控制器的电信号输出端连接,且转换器与接收器之间采用光纤连接通讯,所述接收器的电信号输出端与脉冲板连接,所述脉冲板的输出端与电子开关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串补控制器和电光转换电路电连接、供给工作电源。这样通过本串补装置内部传输信息控制系统即可解决了传统串联补偿装置造成电子开关两端电压较大而容易发生人体误碰造成生命危险的问题,安全性极强,使用寿命也明显延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串补装置内部传输信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中部、西南等广大具有丘陵、山地特征等地区,由于负荷分散、线路过长、用电的季节性波动以及感性负荷的日益增加等原因,导致10KV及以下的配电网络存在相当普遍的低电压及高损耗等现象。在负荷波动大且重载的情况下,会造成10千伏线路受电端电压降低和线损加大。
申请人发现,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一般仅采用单一的技术措施,治理效果的有效性和经济性难以兼顾,尤其对于线路较长、有大容量的电动机或变化迅速的高能耗冲击负荷,往往存在末端电压跌落严重、电压波动频繁、损耗高、谐波污染严重的现象。
而市场上现有的10KV线路可变串联补偿装置,通过在线路上串联电容器,对线路上的电压进行补偿,减少线路电压的降落,对电力负荷变动大和重载时电压过低、线损大、供电距离长的配电线路实现串联补偿,提高用户受电端电压和降低线损。但现有的串联补偿装置是通过电缆连接实现控制器对电子开关的控制和动作,申请人发现:由于电子开关两端电压较大,人体容易发生误碰而产生生命危险,同时采用电缆传输信号的方式使用寿命有限,电缆出现问题后的更换也存在技术上的难度。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串补装置内部传输信息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串补装置内部传输信息控制系统,包括有串补控制器、电光转换电路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电光转换电路包括有转换器、接收器和脉冲板,所述转换器的电信号输入端与串补控制器的电信号输出端连接,且转换器与接收器之间采用光纤连接通讯,所述接收器的电信号输出端与脉冲板连接,所述脉冲板的输出端与电子开关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串补控制器和电光转换电路电连接、供给工作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器的输出侧设有第一光纤接口G1和第二光纤接口G2,所述接收器的接收侧设有第三光纤接口G1和第四光纤接口G2,所述第一光纤接口G1和第二光纤接口G2通过光纤分别与第三光纤接口G1和第四光纤接口G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串补控制器的电信号输出端包括IM引脚和IN2引脚,所述IM引脚和IN2引脚分别与转换器输入侧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器中集成有发光二极管和二极管驱动电路,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转换器输入侧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二极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转换器输出侧的第一光纤接口G1和第二光纤接口G2处;所述接收器中集成有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的探测端位于第三光纤接口G1和第四光纤接口G2处,光电探测器的电信号输出端与脉冲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脉冲板中集成有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子开关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解决了传统串联补偿装置造成电子开关两端电压较大而容易发生人体误碰造成生命危险的问题,安全性极强,使用寿命也明显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串补装置内部传输信息控制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英泰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驻马店市华宇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英泰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驻马店市华宇电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01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