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包填塞血液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0120.6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芹;李东明;王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1/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权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9 | 代理人: | 何文豪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包 填塞 血液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心包填塞血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所述容器一端设有抽血管,另一端设有推血管;所述容器上靠近抽血管端设有抽血器,靠近推血管端设有推血器;所述抽血管和推血管上设有单向阀;在心内科病人在进行介入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心包填塞时血液回收,与现在单一的注射器抽吸与推注相比较,设置双通路抽吸过程中不会速度过快而使血液遭到破坏,最大程度无菌化,减少避免气泡产生。如此,为病人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提高心包填塞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包填塞血液回收装置,属于血液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脏作为人体维持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对于向各器官组织供应血液且有重要保障作用。心包是对心脏包裹及出入该器官大血管根部的一个囊状结构,心包腔主要是指心脏表面脏层及壁层心包之间存在的空隙,正常心包腔内存在淡黄色少量液体对心脏表面具有润滑作用。心包内血管发生损伤或者心脏受外伤导致的破裂引起血液积存心包腔内被称为血心包或者心包填塞。
现阶段心脏微创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和应用,特别是各项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比如射频消融术、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内膜旋磨术等等,在术中或者术后均可出现心包填塞这一严重并发症,患者呼吸困难,心率增快,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心包填塞一旦发生容易对生命构成威胁,严重患者甚至会死亡。
因此,抢救此类患者及时抽出心包多余血液是抢救的关键,最常见的抢救措施是及时进行B超下心包穿刺置入引流管并持续引流,并采用静脉辅助血液回输及补充多巴胺等升压药物的治疗方法。
现阶段血液回输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血液来回的抽吸和推注过程中没有一个密闭的空间,在连接各种鞘管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增加病人气体栓塞的可能性。2,病人在抢救过程中,伴有医务人员无菌观念的淡化和病人的烦躁不安,因此血液容易被污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3,病人若出血迅猛,抽吸的注射器充满以后再次跟换注射器,不能保证抽吸过程的持续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阶段血液回输过程中存在上述介绍的缺点,提出一种心包填塞血液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心包填塞血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所述容器一端设有抽血管,另一端设有推血管;所述容器上靠近抽血管端设有抽血器,靠近推血管端设有推血器;所述抽血管和推血管上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的数量采用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上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采用椭圆形或者圆形塑料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容器的两端通过软管分别连接推血管和抽血管。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上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抽血器和推血器具体是注射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容器、抽血器以及推血器等结构,从而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心内科病人在进行介入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心包填塞时血液回收,与现在单一的注射器抽吸与推注相比较,抽吸更加快速,血液破坏程度低,最大程度无菌化,减少避免气泡产生。如此,为病人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提高心包填塞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设置密闭式管路,减少注射器与血液在外暴露的时间,保证了血液回输的无菌;设置两条回输系统,一个回抽一个推注,保证血液回收和输注的连贯,快速注入病人体内。容器分别设置两个排气孔,减少和避免气体回输病人体内;分别设有单向阀,避免血液因压力原因导致的回流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0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