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教师实践与创新项目设计作品展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40007.8 | 申请日: | 2019-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0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尹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7F5/10 | 分类号: | A47F5/10;A47F5/02;A47F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7 | 代理人: | 石卓琼 |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师 实践 创新 项目 设计 作品 展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及展览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教师实践与创新项目设计作品展示装置,其方便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展示,提高展示效果,提高适应能力,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其整体方便移动,无需人工搬运来更换位置,减轻人力,提高实用性;包括底板、调节框和展示板;还包括左翻板和右翻板,左翻板的右端设置有左“U”型槽,并且底板的左端位于左“U”型槽内部,底板的前端左侧和后端左侧分别与左“U”型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各自通过一组左旋轴可转动连接,并且左翻板底端的左前侧和左后侧均设置有左滚轮,右翻板的在端设置有右“U”型槽,并且底板的右端位于右“U”型槽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及展览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教师实践与创新项目设计作品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展示装置是一种用于教师实践与创新项目的设计作品进行张贴展示,以便于更好的向人们展示的辅助装置,其在教学和展览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展示装置主要通过支架进行支撑放置,然后向人们展示作品;现有的展示装置在使用中发现,其不方便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展示,影响展示效果,适应能力较差,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其整体移动不便,需要人工搬运来更换位置,浪费较多人力,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展示,提高展示效果,提高适应能力,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其整体方便移动,无需人工搬运来更换位置,减轻人力,提高实用性的教师实践与创新项目设计作品展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教师实践与创新项目设计作品展示装置,包括底板、调节框和展示板,所述底板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纵向设置有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并且左支撑杆的右端和右支撑杆的左端分别纵向设置有左条形滑槽和右条形滑槽,左条形滑槽和右条形滑槽内部分别设置有左滑块和右滑块,并且左滑块的右端和右滑块的左端分别可转动设置有左转轴和右转轴,所述调节框的左端外壁中部和右端外壁中部分别与左转轴的右端和右转轴的左端连接,并且调节框的顶端内壁中部和底端内壁中部分别可转动设置有上转轴和下转轴,所述展示板位于调节框内部,并且展示板的顶端中部和底端中部分别与上转轴的底端和下转轴的顶端连接,所述左滑块与左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左锁紧装置,并且右滑块与右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右锁紧装置;还包括左翻板和右翻板,所述左翻板的右端设置有左“U”型槽,并且所述底板的左端位于左“U”型槽内部,底板的前端左侧和后端左侧分别与左“U”型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各自通过一组左旋轴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左翻板底端的左前侧和左后侧均设置有左滚轮,所述右翻板的在端设置有右“U”型槽,并且所述底板的右端位于右“U”型槽内部,底板的前端右侧和后端右侧分别与右“U”型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各自通过一组右旋轴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右翻板底端的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右滚轮,左翻板的前端右侧和后端右侧均设置有左螺纹通孔,两组左螺纹通孔均与所述左“U”型槽内部相通,并且两组左螺纹通孔内部均螺装设置有左锁紧螺栓,底板的前端左侧和后端左侧均对应设置与有左销孔,右翻板的前端右侧和后端右侧均设置有右螺纹通孔,两组右螺纹通孔均与所述右“U”型槽内部相通,并且两组右螺纹通孔内部均螺装设置有右锁紧螺栓,底板的前端右侧和后端右侧均对应设置与有右销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教师实践与创新项目设计作品展示装置,所述左翻板的顶端与左支撑杆的左端下侧设置有左连接弹簧,并且所述右翻板的顶端与右支撑杆的右端下侧设置有右连接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教师实践与创新项目设计作品展示装置,所述左连接弹簧和右连接弹簧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撑杆的左端和右支撑杆的右端可转动连接,并且左连接弹簧和右连接弹簧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左翻板和右翻板的顶端可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职业学院,未经东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0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侧翼引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