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的覆膜及其覆膜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9683.3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涛;潘洪涛;常影;高鹏;戴玮鑫;王旭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一汽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A61F2/07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李荣武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锯齿状 结构 及其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的覆膜,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将带有锯齿状粘接边的覆膜覆盖在现有技术的金属支架的表面(外表面或者内表面之一,或者外表面和内表面),并将锯齿状粘接边粘接到一起形成圆筒包覆住金属支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的覆膜,所述锯齿状粘接结构易于加工和进行尺寸精度控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的覆膜,所述锯齿状粘接结构易于涂覆粘接胶;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的覆膜制作的覆膜支架,提高了覆膜粘接接头的抗拉强度,避免支架在扩张阶段开裂;同时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覆膜的覆膜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的覆膜,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同时公开了一种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覆膜的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常见的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瘤、血管破裂、血管穿孔和血管狭窄等疾病。动脉瘤是由于动脉血管壁因发生疾病、损伤或先天性因素使得血管壁变薄,在血流冲击下,薄弱血管逐渐向外突出成圆形,进而变成动脉瘤,其会压迫血管周围组织器官。而且动脉瘤不断生长有可能引起动脉瘤血管破裂,发生急性出血,引发生命危险。
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少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这其中,覆膜支架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覆膜支架法主要是将处于压缩状态的覆膜支架送达血管病变位置,准确定位后,将其释放,扩张后的覆膜支架会覆盖病变血管,隔绝血管病变部位并形成新的血流通道,从而使动脉瘤丧失血液供应,达到治疗目的。
覆膜支架通过覆膜物理隔绝动脉瘤,但不能实现对动脉瘤的积极治疗,同时覆膜不可降解,导致覆膜永久存在,阻碍血管内皮化,因而,存在血栓风险,需要进行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而且覆膜在封堵病变血管的动脉瘤时,也封堵了分支血管,造成分支血管脏器缺血,容易诱发病人截瘫或死亡等。
现有技术的覆膜支架的覆膜通过缝制技术缝制到支架的表面,或者是外表面,或者是内表面,或者同时覆盖在外表面和内表面。
目前出现了粘接结构覆膜,但是粘接力较小,使用中存在撕裂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的覆膜,将覆膜覆盖到支架的表面时,覆膜通过使用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增加粘接接头两侧的粘接力,提高覆膜的粘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将带有锯齿状粘接边的覆膜覆盖在现有技术的支架的表面(外表面或者内表面),提供一种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覆膜的覆膜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的覆膜,制作覆膜支架前将一定厚度的覆膜裁切出所需要的长宽尺寸,其特征在于,粘接前在粘接部位裁切出锯齿状粘接边。
为达到上述目的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覆膜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将带有锯齿状粘接边的覆膜覆盖在现有技术的金属支架的表面(外表面或者内表面之一,或者外表面和内表面),并将锯齿状粘接边粘接到一起形成圆筒包覆住金属支架。
优选地,所述锯齿状为尖状结构,或者所述锯齿状为非尖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锯齿的数量为2至1000中的任意数量。
优选地,至少在所述锯齿状粘接边的顶部和侧部之一部分涂覆粘接胶。
优选地,所述粘接胶为可以在人体内降解的有机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之一: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锯齿状粘接结构的覆膜,所述锯齿状粘接结构易于加工和进行尺寸精度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未经吉林省一汽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96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 下一篇: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