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屋施工混凝土后浇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6670.0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7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姚士梅;王可强;陈富强;张丰;杜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恒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682 | 分类号: | E04B1/682;E04G11/08;E04G17/00 |
代理公司: | 11572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浇带 挂绳 大海 浇灌 钢筋 防水垫 水泥板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浇灌 混凝土浇筑 施工混凝土 底板 顶板底板 水分吸收 橡胶材质 影响钢筋 钢筋网 上端面 盖板 存水 加装 链接 墙体 下端 铺设 房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屋施工混凝土后浇带结构,包括墙体,挂绳和钢筋;所述在浇灌后浇带之前,首先将后浇带底部加装好防水垫;所述底板铺设在防水垫的上端面;所述在已经浇灌好的水泥板之间的后浇带内的钢筋处与钢筋网的下端为大海绵条,且每处大海绵条的一角处设有挂绳;所述大海绵条的挂绳与盖主后浇带的盖板相互链接。顶板底板为橡胶材质,因为一般后浇带是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二十八天之后,开始进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灌,所以对后浇带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在后浇带的浇灌之前的期间内,为了保证后浇带内部的湿度不会过高存水影响钢筋的情况下,将后浇带的内部放置大海绵条进行多余的水分吸收,让后浇带的内部的钢筋减少氧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房屋施工混凝土后浇带结构。
背景技术
后浇带结构,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超长基础底板施工中后浇带的留置有利于解决超长结构温度应力及高低层差异沉降应力导致底板裂缝,但影响结构安全及防水质量。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申请号:CN201611223814.7的专利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墙预制板复合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中施工不方便、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墙预制板复合后浇带结构,包括墙体,其具有内墙面与外墙面;施工缝,其预留于墙体上;预制板,其位于施工缝处且预制板的两侧分别与外墙面相对;防水层,其分别与预制板和外墙面贴紧;锚固钢筋,其与预制板固连并伸入施工缝中;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其待预制板贴于外墙面后现浇于施工缝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于整个墙体而言,其防水效果较好,整个施工过程时间较短、施工效率较高,节省了时间与施工成本。
基于上述,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一般是在二十八天左右开始进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灌,后浇带应当注意保护其内部的钢筋生锈问题,且预留的空隙内容易产生大量的积水。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房屋施工混凝土后浇带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屋施工混凝土后浇带结构,以解决现有后浇带结构功能单一,浇带应当注意保护其内部的钢筋生锈问题,且预留的空隙内容易产生大量的积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房屋施工混凝土后浇带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房屋施工混凝土后浇带结构,包括墙体,盖板,防水垫,底板,大海绵条,挂绳和钢筋;所述在浇灌后浇带之前,首先将后浇带底部加装好防水垫;所述底板铺设在防水垫的上端面;所述在已经浇灌好的水泥板之间的后浇带内的钢筋处与钢筋网的下端为大海绵条,且每处大海绵条的一角处设有挂绳;所述大海绵条的挂绳与盖主后浇带的盖板相互链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浇带的底部所安装的防水垫为韧性强度大的橡胶材质,且防水垫的内部设有线网。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垫不同其他后浇带的两侧设计的防水垫,采用了相连接的一个整体设计的防水垫,且防水垫两边伸出端增加了相应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后浇带内所铺设在防水垫上端的底板两侧通过防水垫的凸起相互相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端设有大海绵条,大海绵条在底板上均匀阵列式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恒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创恒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6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