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36006.6 | 申请日: | 2019-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7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龙;董佳;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飞龙;董佳;李雪 |
| 主分类号: | E04D13/158 | 分类号: | E04D13/158;E04D1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设计 屋顶 檐口 防水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构造,包括墙体、屋檐和集水槽,所述屋檐设置在墙体的顶部,所述墙体外表壁上位于屋檐的下方固定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墙体贴合的一侧表壁顶部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屋檐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该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构造,在墙体上位于屋檐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用于雨水的收集,可有效的放置雨水从屋檐上落下在风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室内阳台等位置,具备很好的防水效果,其次集水槽底部通过漏水主管连接有雨水回收管和排水管,可以将雨水回收管连接到室内,将雨水进行收集,从而用于生活中马桶用水或者花草灌溉用水,节约了水源,降低了生活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檐口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屋檐指房屋前后坡的边缘部分。
目前屋檐檐口没有很好的防水构造,在使用的过程中,雨天时,雨水从屋檐上落下在风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室内阳台等位置,从而易造成室内产生积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构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构造,包括墙体、屋檐和集水槽;
所述屋檐设置在墙体的顶部,所述墙体外表壁上位于屋檐的下方固定有集水槽;
所述集水槽与墙体贴合的一侧表壁顶部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屋檐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的底部与墙体之间螺栓固定有三角架;
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连接有漏水主管,且漏水主管上连接有雨水回收管和排水管,且雨水回收管和排水管上分布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优选的,还包适过滤罩;
所述过滤罩设置在集水槽的内部底板上位于漏水主管与集水槽底部的连接处,所述过滤罩为半球形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环形固定架;
所述环形固定架套接固定在排水管上,所述环形固定架设置有若干个,等距分布在排水管上;
所述环形固定架由第一弧形架、第二弧形架组成,所述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架的中段位置处通过连接杆焊接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远离墙体的一侧边上设置有防水板,且防水板与集水槽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內表壁上粘接有防水帖层。
优选的,所述漏水主管的内径大于雨水回收管和排水管的内径,且雨水回收管和排水管的内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该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构造,在墙体上位于屋檐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用于雨水的收集,可有效的放置雨水从屋檐上落下在风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室内阳台等位置,具备很好的防水效果,其次集水槽底部通过漏水主管连接有雨水回收管和排水管,可以将雨水回收管连接到室内,将雨水进行收集,从而用于生活中马桶用水或者花草灌溉用水,节约了水源,降低了生活成本,并且还设置有排水管,当雨水量较大时,可以同时打开排水管进行排水,防止集水槽收集雨水满了溢出,保证其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构造的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飞龙;董佳;李雪,未经李飞龙;董佳;李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6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水性涂料砂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能够折叠的利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