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5578.2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6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俞晓峰;李若楠;王林;王飞虎;胡政;王晨;荣发愉;袁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H02J3/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11403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耗能元件 空腔 滤波器本体 散热组件 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 高效散热 水汽 进风口 散热板 电力滤波器 进风风扇 进风口处 散热效率 水汽接触 旋转气流 风形成 内底板 散热 流通 蒸发 清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包括滤波器本体,滤波器本体内设置有耗能元件,耗能元件下方设置有空腔,滤波器本体一侧面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出风口一侧,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风扇,空腔内底板上连接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往出风口处流通出去。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件便于滤波器本体的高效散热和清洁,另外设置有的散热板隔绝水汽与耗能元件的接触,减少了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损耗,还使得空气的水汽接触到散热板后蒸发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背景技术
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够对不同大小和频率的谐波进行快速跟踪补偿,之所以称为有源,是相对于无源LC滤波器,只能被动吸收固定频率与大小的谐波而言,APF可以通过采样负载电流并进行各次谐波和无功的分离,控制并主动输出电流的大小、频率和相位,并且快速响应,抵消负载中相应电流,实现了动态跟踪补偿,而且可以既补谐波又补无功和不平衡。
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是含有耗能元件的,比方说,电阻,在吸收谐波的过程中,会将谐波的这部分能量消耗掉,因此,而产生发热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发热的问题,这样会对滤波器灵敏度造成干扰且缩短滤波器外壳及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更甚会影响人们的人身安全,这就需要对滤波器内的耗能元件进行散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以致力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包括滤波器本体、第一进风口、出风口、第一进风风扇和散热组件,所述滤波器本体内设置有耗能元件,所述耗能元件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滤波器本体一侧面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一侧,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风扇,所述空腔内底板上连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散热组件用于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往出风口处流通出去。
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风扇,所述第一转动风扇包括固定在空腔内底板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扇叶。
可选的,所述出风口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进风风扇,所述第二进风口一侧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转动风扇,所述第二转动风扇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风扇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旋转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皮带,所述第一转轴一侧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动风扇上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防尘网。
可选的,所述耗能元件下端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下端连接有所述空腔。
可选的,所述空腔内与连接有所述出风口一侧面相对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出风风扇。
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个连接在空腔底板上的第一风扇,多个所述第一风扇围成一个圈设置。
可选的,所述出风口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进风风扇,所述第二进风口一侧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风扇旋转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5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