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气水混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5411.6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6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崇新;张松;李玲玲;葛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科净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C02F3/1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用气水 混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气水混合系统,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气水混合设备设置有混合池及蓄水池,混合池左侧设置有进气管Ⅰ,进气管Ⅰ处通入氧气,混合池左侧靠上位置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下方连通有分水口,分水口设置有多个,分散进水与氧气接触,可有效保证混和效果,混合后的污水从回水管回到混合池再次进氧混合,后从连通管进入到蓄水池,蓄水池左侧靠下位置设置有进气管Ⅱ,进气管Ⅱ再次通入氧气与污水混合,可有效保证污水中的氧气含量,保证好氧微生物在污水良好繁殖,以代谢污水这种的有机质,实现污水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气水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处理污水是十分常用而且效果较好的污水处理方式,生物处理技术一般是依靠污水中微生物代谢以消耗污水中的有机质以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微生物分厌氧菌及好氧菌,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匹配不同污染源的污水进行污水处理;对于好痒菌而言,污水中的氧气含量直接影响着好痒微生物的生存,污水中氧气含量越大,则好痒微生物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更好,现有技术一般是依靠不停搅拌污水,污水与空气接触,以保证污水中的氧气含量,此种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污水处理行业中需要专用于污水气水混合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气水混合设备,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气水混合设备设置有混合池及蓄水池,混合池左侧设置有进气管Ⅰ,进气管Ⅰ处通入氧气,混合池左侧靠上位置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下方连通有分水口,分水口设置有多个,分散进水与氧气接触,可有效保证混和效果,混合后的污水从回水管回到混合池再次进氧混合,后从连通管进入到蓄水池,蓄水池左侧靠下位置设置有进气管Ⅱ,进气管Ⅱ再次通入氧气与污水混合,可有效保证污水中的氧气含量,保证好氧微生物在污水良好繁殖,以代谢污水这种的有机质,实现污水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污水处理用气水混合系统主要包括混合池、连通管、蓄水池、进水管、分水口、进气管Ⅰ、回水管、进气管Ⅱ、出水管,所述混合池及蓄水池通过连通管连通,进水管设置在混合池左侧,分水口与进水管连通,进气管Ⅰ设置在混合池左侧,所述回水管与连通管连接,回水管从连通管处向上与混合池连通,进气管Ⅱ设置在蓄水池左侧,出水管设置在蓄水池右侧。
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混合池左侧靠上位置,进气管Ⅰ设置在混合池左侧靠下位置,进气管Ⅱ设置在蓄水池左侧靠下位置。
所述分水口设置在进水管下部位置,分水口设置有至少五个。
所述进气管Ⅰ及进气管Ⅱ表面均匀分布有出气孔。
所述连通管与回水管垂直连接,回水管向上与混合池连通,连通管与回水管的进水方向通过阀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气水混合设备设置有混合池及蓄水池,混合池左侧设置有进气管Ⅰ,进气管Ⅰ处通入氧气,混合池左侧靠上位置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下方连通有分水口,分水口设置有多个,分散进水与氧气接触,可有效保证混和效果,混合后的污水从回水管回到混合池再次进氧混合,后从连通管进入到蓄水池,蓄水池左侧靠下位置设置有进气管Ⅱ,进气管Ⅱ再次通入氧气与污水混合,可有效保证污水中的氧气含量,保证好氧微生物在污水良好繁殖,以代谢污水这种的有机质,实现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池、2-连通管、3-蓄水池、4-进水管、5-分水口、6-进气管Ⅰ、7-回水管、8-进气管Ⅱ、9-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科净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科净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5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