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33813.2 | 申请日: | 2019-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8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仁;刘静;黄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迅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12 | 分类号: | G02B6/12;G02B6/42 |
| 代理公司: | 44388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万正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南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模块 防尘罩 本实用新型 上侧表面 隔离空间 防尘 遮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模块(1000),所述光模块(1000)包括防尘罩(100)、光模块组件(200)以及光模块PCB(300);所述光模块组件(200)设置在所述光模块PCB(300)的上侧表面;所述防尘罩(100)的下侧与所述光模块PCB(300)的上侧表面连接形成遮蔽所述光模块组件(200)的隔离空间(14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能够有效防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光模块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速光模块设计中,光模块器件在光模块PCB上的布局和防护成了关键问题。因为光模块器件的封装结构越来越小,光模块PCB尺寸也随之减小,所以对于尺寸较大的光模块器件,传统的方法是将所要布局光模块器件的光模块PCB部分进行挖空处理。但这样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挖空处理之后,光模块器件布置于光模块PCB中间,光模块器件会占用两面的光模块PCB资源,而且对于这样的布局,无法做到气密性的封装,意味着灰尘等杂志很容易就能接触到光模块器件。在一些环境比较恶劣的应用场景之下,光模块PCB内部裸露的光模块器件很容易受到损伤,核心光模块器件的损毁对于光模块来说是致命的。本新型实用的方法将光模块器件很好的放置于光模块PCB一面,并且用防尘罩封装,即使是在环境恶劣的应用场景中使用,也能够给光模块器件带来很好的防尘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模块,能够有效防尘。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防尘罩、光模块组件以及光模块PCB;
所述光模块组件设置在所述光模块PCB的上侧表面;
所述防尘罩的下侧与所述光模块PCB的上侧表面连接形成遮蔽所述光模块组件的隔离空间。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光模块中,所述光模块组件包括第一光模块器件、第二光模块器件和第三光模块器件。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光模块中,所述光模块PCB上设置有容纳槽,该容纳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光模块器件。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光模块中,所述防尘罩设置有顶板和面板,所述面板包括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所述防尘罩底部开放。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光模块中,所述前壁底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密封台,所述后壁底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密封台,所述左壁底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三密封台。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光模块中,所述前壁底面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柱,所述左壁底面前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定位柱,所述左壁底面后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三定位柱。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光模块中,所述光模块PCB顶面左前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光模块PCB顶面左部边缘前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光模块PCB顶面左部边缘后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定位柱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孔。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光模块中,所述左壁底部中间设置有容纳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尘罩罩在光模块PCB上对光器件组件进行遮罩,使得光器件组件受灰尘的影响,从而提高光模块的性能与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光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光模块的光模块PCB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光模块的光器件组件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光模块的防尘罩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迅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迅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3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