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曲面玻璃热弯机的压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3634.9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2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王东;张治堂;曹新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新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41112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霍炬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凹模 本实用新型 玻璃边缘 玻璃热弯 压模结构 下凸模 上表面边缘 玻璃 向下倾斜 倒圆角 底边缘 平整度 下表面 槽壁 尖部 软化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曲面玻璃热弯机的压模结构,包括上凹模和位于上凹模正下方的下凸模,所述上凹模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下凸模的上表面边缘处以及凹槽的槽底边缘处均设置有倒圆角,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的下方设置有尖部。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3D曲面玻璃热弯机的压模结构能够对玻璃边缘进行支持,确保玻璃边缘软化后不向下倾斜,使玻璃仍具有较高的平整度,而且不影响制作3D曲面玻璃,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热弯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曲面玻璃热弯机的压模结构。
背景技术
针对传统的压模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平板玻璃经加热软化后成型前悬空导致玻璃平面平整度无法掌控,自由变量大,易造成热弯玻璃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型压模结构,比如申请号为20172153150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3D玻璃热弯机的压模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凸模、下凹模和移动块;所述上凸模由第一支撑板和凸块组成,其中第一支撑板与上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凸块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下凹模包括固定体、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置在固定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凹槽与凸块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凹槽由上通孔和下通孔构成的台阶通孔;所述第二凹槽上设置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包括上支撑块和下部连接块,所述下部连接块与下驱动装置连接;
上述专利公开的3D玻璃热弯机的压模结构有效解决了玻璃产品在热弯过程中,成型时因模具结构缺陷导致模具与玻璃之间无有效支撑点,使玻璃平面平整度无法掌控,自由变量大,平整度不佳的问题,但是,该3D玻璃热弯机的压模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位于上支撑块和固定体之间的平板玻璃下方没有支持,故此处玻璃在软化后仍处于悬空状态,继而使玻璃边缘向下倾斜,造成凸块无法按压制作3D曲面玻璃,而且玻璃边缘向下倾斜势必引起玻璃中部微微隆起,继而使得玻璃平面平整度变差,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3D曲面玻璃热弯机的压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3D曲面玻璃热弯机的压模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模结构无法对平板玻璃进行全面支持,平板玻璃软化后的边缘处仍会向下倾斜,造成凸块无法按压制作3D曲面玻璃,而且玻璃边缘向下倾斜势必引起玻璃中部微微隆起,继而使得玻璃平面平整度变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能够对玻璃边缘进行支持,确保玻璃边缘软化后不向下倾斜,使玻璃仍具有较高的平整度,而且不影响制作3D曲面玻璃,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D曲面玻璃热弯机的压模结构,包括上凹模和位于上凹模正下方的下凸模,所述上凹模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下凸模的上表面边缘处以及凹槽的槽底边缘处均设置有倒圆角,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的下方设置有尖部;
所述下凸模的外壁上开设有旋转槽和旋转通槽,所述旋转槽的顶部铰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中部竖直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下凸模的上表面齐平的支撑板;所述上凹模在下降的过程中,所述尖部先将旋转杆推入旋转槽内,然后斜面再将支撑板推入旋转通槽内;所述旋转槽内安装有用于阻挡旋转杆伸出旋转槽的止挡部;所述旋转槽的顶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悬挂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下端与旋转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案的重要设计,所述安装板、旋转杆的厚度均小于旋转槽的槽宽。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止挡部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槽的槽壁上的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弹性止挡片。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斜面数量有四个,且对称分布在凹槽的四个槽壁上。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凹槽内位于斜面下方的槽宽大于斜面上方的槽宽。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尖部在上凹模下降的过程中仅与旋转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新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新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3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