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恢复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3596.7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5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钱数银;黄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肺科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仲昌民 |
地址: | 226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呼吸 内科 功能 恢复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恢复训练器,包括内壁连接有逆流阀的二通管,所述二通管的其中一个管口上螺纹连接有进气管,所述二通管的另外一个管口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顶部的中部通过滚珠滚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螺纹杆的底端穿进固定筒中并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设在固定筒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筒腔内的底部滑设有活塞台,所述活塞台与移动板之间抵接有弹簧,所述固定筒上靠近其顶部的外壁开设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携带方便、便于拆卸等优点,解决了传统产品拆卸不便而导致清洁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恢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呼吸气训练器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透过吸气训练器吸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肌力,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0676473.2一种针对肺部康复训练的呼吸训练装置,包括上下连通的训练筒、训练筒上端连通设置的吸气碗、训练筒内部设置的可上下运动的标准重量球体、与训练筒下端可进气连接的固定平台以及设置在固定平台内部的主控电路板,所述的训练筒的侧壁上竖直等间距设置多个用于检测标准重量球体在使用者吸气时升起高度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的红外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该呼吸训练装置采用训练筒中放入标准重量球体,需要进行肺部康复训练的患者嘴部紧贴训练筒上设置的吸气碗,并持续吸气,使得肺泡得到做大限度的扩张,设置在训练筒侧壁上的红外传感器对患者是否达到设定要求进行判定。
但是该呼吸训练装置还存在下述缺陷:整个装置的结构不方便拆卸,使得该装置使用后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清洗以保证其清洁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恢复训练器,具备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携带方便、便于拆卸等优点,解决了传统产品拆卸不便而导致清洁度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恢复训练器,包括内壁连接有逆流阀的二通管,所述二通管的其中一个管口上螺纹连接有进气管,所述二通管的另外一个管口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顶部的中部通过滚珠滚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螺纹杆的底端穿进固定筒中并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设在固定筒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筒腔内的底部滑设有活塞台,所述活塞台与移动板之间抵接有弹簧,所述固定筒上靠近其顶部的外壁开设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上远离二通管的一端呈鸭嘴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呈方形,所述固定筒的腔内也呈与移动板大小相适配的方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呈透明状,所述固定筒上靠近进气管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刻度条。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各个通气孔以固定筒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状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训练器,通过进气管与二通管螺纹连接、固定筒与二通管螺纹连接的设计,使得本训练器在拆卸的时候,首先拆卸固定筒或进气管,本文以先拆卸固定筒为例,拧掉固定筒之后,活塞台、弹簧也随即可以拆下,接着顺转转动块,将移动板由螺纹杆上旋下,最后拧掉进气管,将这些拆下的部件进行清洗消毒,保证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洁净度,避免交叉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肺科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肺科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3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